“爹,北伐之事,關乎大夏之變局,錦年詩成千古,削匈奴國運,這是好事,可若是直接發兵,大夏王朝國庫並不充盈。”
“朝內朝外,都缺銀兩,當真開戰,並非是件好事啊。”
顧千舟開口。
他是武將一脈,可他更加知道的是,眼下的局勢,不容開戰。
沒銀子拿什麼開戰啊?
“無論陛下開戰還是不開戰,這不是重要的。”
“只需要提出即可,把局攪亂了,敵人就會出現。”
顧老爺子淡淡開口,他並不在意大夏王朝開戰。
而是要主動攪局。
“爹?您什麼意思啊?”
顧千舟有些好奇,他望著老爺子,實在是不明白這話什麼意思。
攪局?
攪什麼局?
“匈奴國運被削,陛下今日所作所為,明顯是支援錦年,那幫讀書人必然會聯想到陛下可能會與匈奴國宣戰。”
“可大夏國庫有銀,但無戰爭之銀,只是如若陛下真要征戰,到也不是不行,只是沒有這個必要。”
“讓兵部尚書出面,主動提起,大夏詩會之後,朝廷必然圍繞此事,爭吵不休。”
“誰吵的最兇。”
“誰就最有問題。”
“錦年落水之事,也就真相大白了。”
顧老爺子喝了口茶,顯得無比平靜道。
可這話,在顧千舟耳中聽起來,如同驚天霹靂一般。
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爹,您的意思是說,是自己人將錦年推下水的?”
顧千舟嚥了口唾沫,望著自己的父親,如此問道。
“恩。”
老爺子點了點頭。
“這怎麼可能?”
“他們動錦年作甚?”
顧千舟皺緊眉頭,覺得根本不可能,都是武將一脈,錦年死了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國公暴怒?跟皇帝鬧翻?然後呢?
然後呢?
而且顧家也不會這麼蠢,直接跟皇帝鬧翻,反而會用其他方式,讓皇帝嚴查到底。
甚至如果老爺子選擇隱退半步,那顧家地位將會更加穩固。
反正顧家不可能造反。
那麼殺錦年的目的是什麼?
“很難與你解釋。”
“這幫文官不可能對錦年下手,他們不敢,也沒有必要。”
“就算顧家倒了,難道不會有第二個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