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蠢的人不一樣,抓了你吧,你說你不知道,完全是被帶節奏的。
說你有罪吧,沒啥問題,可罰的太狠,也不人道。
說你沒罪吧,也沒啥問題,可不罰你,這口氣咽不下。
所以這就要看皇帝的心思,可大可小。
此時此刻。
相府內。
宰相李善,吏部尚書胡庸,禮部尚書楊開三人聚集在此。
除宰相之外,胡庸與楊開是太子勢力。
實際上,李善也算是半個太子之人,只不過他是宰相,心裡肯定是希望太子登基,但處理事情的時候,必須要秉公執行,不得參與任何黨派之爭。
否則的話,他這個宰相也到頭了。
禮部尚書楊開很簡單,他是禮部的,是當朝大儒,長幼之分根深蒂固,無條件支援太子。
吏部尚書則是因為太子監國,被太子一手提拔而上。
吏部與禮部是最大的兩個部門。
至於戶部,刑部,兵部,工部,與太子沒有太大關係。
戶部尚書與秦王殿下關係極好,兵部也與秦王關係極好,甚至秦王與顧家的關係也不錯。
畢竟秦王當年就是顧老爺子帶出來的,逢年過節,秦王都要去顧家送禮。
如果不是最近監國,顧家發生這麼多喜事,秦王早就去了。
刑部則完全與儒臣關係極好,而且刑部官員也不能與他們關係太好,滿朝文武其實最討厭的也就是刑部,扯到了刑部,很多事情就很麻煩。
儒臣就不一樣,他們本身就擁有御史的職權,剛好與刑部相符,走的很近。
大夏朝廷其實就是三股勢力。
太子勢力,秦王勢力,還有權臣勢力。
而三大勢力之上,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了。
當然,還有一股勢力。
那就是相權。
只是這東西,心照不宣。
“相爺,顧錦年之策,當真是奇蹟啊,我等所有人準備好的棋局,被他一篇計策,全部推翻。”
“今日陛下雷霆大怒,我想事情要麻煩了。”
胡庸開口,他到現在還有些沉浸在顧錦年的計策之上。
今日,他們是準備打壓武將勢力,削弱顧家影響,同時讓陛下大開國庫,送銀買糧。
可所有的一切,全部被顧錦年一篇計策統統推翻,不僅僅是丟人現眼那麼簡單。
更主要的是,計劃一個都沒有實行。
“這不算什麼麻煩。”
“真正的麻煩,是接下來,陛下對江寧郡世家的態度。”
李善開口。
丟人現眼不算什麼,哪怕朝堂之上,被鎮國公怒罵一番,他也不覺得什麼。
這影響不了大局。
可接下來的事情,他覺得才是真正的麻煩。
“相爺的意思是說?陛下還要對那些商人下手?”
胡庸開口,不由皺眉。
“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