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陛下既有聖裁,遵命便是。”話剛出口,被二皇子攔下。
自從李淑登了皇位,四位皇子之間關係自是緩和不少,二皇子年紀最長,平素最具智計,四人中隱隱以他為主,既然發話,其餘三人便不敢再說什麼,後領旨謝恩而去。
望著幾人的背影,李淑感嘆,自己這個二哥若不是命數不夠,皇位非他莫屬。
出了皇宮,四人俱去了二皇子的王府,待下人奉上熱茶後,便打發了出去,場中只留兄弟四人。
“二哥,今日為何攔住我,那李……”
“慎言。”二皇子瞪了他一眼,四皇子訥訥閉嘴,二皇子這才悠悠開口:“你們真以為這是陛下的意思。”語氣中說不出的蕭索悵然。其他三位皇子聞言悚然而驚,臉上苦澀之意漸起,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二皇子猜的沒錯,李淑當然不敢自作主張,這是唐易的意思,不過這一點並未在詔書上言明。李淑就是想要看看,皇族中到底有幾個心有不甘的。
若是一年前,李淑自然不敢耍這個手段,但這麼長時間以來,她也漸漸瞭解,唐易其實並不在乎皇族之間的勾心鬥角,故此才設了這麼個局。
……
二月初二,蒼巖山,太玄別院。
“少爺。”白軒進來稟報:“那些孩子已經到了。”
唐易點點頭,今日便開始擇徒。
來到此方世界,為的就是傳承太玄道統,可此事熟為不易,才拖至今日。
若說只是收幾位弟子,傳下幾篇功法,倒也簡單,但這並無太大用途。
小千世界靈氣稀薄,再高明的法訣也無法築基,何談大道。唯有明悟太玄道統,結合兩界規則,開啟之間通道,方能改變此現象。
唐易擁有的《溯元經》道韻,只是指明通往大道的方向,祖師鋪的路再為平坦,也不是自己的,只有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明瞭自身前路,才算承襲太玄道統。
之前所學的一切只是拾人牙慧,直到唐易此番再入紅塵,對天地大道稍有感悟,雖還尚為稚嫩,但也有了自身體會。
走出別院,山上已然聚集了千餘名孩童,看著眼前場景,唐易心中不禁感慨,幸好只是京都範圍,不然人數定是更多,此次不像在下院,還有三位長老幫手,故這次不打算廣收弟子。
現今唐易慢慢有些明瞭,太玄仙門為何定下百年收徒之規,非是以此彰顯自身之威,著實是為靈州其他道門留下一些修道種子,因其餘門派不比九大仙門,無太多的元神真人奔波於小千世界,為門派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資源。
眼前這千餘孩童,僅僅是唐國京都一城,而太玄其它元神真人傳下道統,可是整整一個世界。
只要資質絕佳,便可進入太玄別院,但並不算太玄門人,日後若想入門,煉心路道禁門自是少不了的。若是無緣入得,也算傳下些修道的幼苗,代代發展,開創此界求道之路。
千餘孩童檢測資質自是麻煩,幸好門中有陣法記載,專做此用。唐易早已佈置妥當,資質絕佳者方能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