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的這兩句詩形容山中景色,倒是極為妥帖,唐易默唸著。昨日搬來別院,今日又是一場大雪,憑空給這山間添了幾分寂寥。
蒼巖山荒涼,自是沒什麼名氣,自從唐易來後,便成了京中權貴熱議的名山,因為山中有仙,便勝過天下諸山。
“師傅,我是不是要有師弟師妹了。”一旁的若若打斷了唐易的沉思。
搬到別院之前,李淑喬裝出宮,前來送行,唐易便託她下了一道皇榜,京中凡不滿十歲的孩童,二月初皆可到蒼巖山一行,全憑自願,雖未言明,但以若若聰慧,自然有了些猜測。
“怎麼,你不想嗎?”看著若若,唐易心中有些好笑,自己雖在這世間算是絕頂,可永遠也猜不透小姑娘的想法。
若若遲疑了一下,抬起頭認真的說:“有了師弟師妹,師傅還疼我嗎?”
“自然會,不管師傅收多少弟子,最疼的還是若若。”唐易笑著安慰道,著實不願傷了小姑娘的心。
聽聞師傅的回答,若若極為開心,院中頓時充滿了孩童的歡笑。
師徒倆在別院閒談逗趣,自不知那道皇榜在京城惹起了多少波瀾。
……
唐易的意圖連若若都能猜到,朝堂的權貴個個似人精一般,又怎會不知,紛紛選出家中適齡孩童,期望拜在唐易門下。
正因如此,在民間也掀起一股風潮,本來百姓對這道皇榜圍觀者居多,榜上未言明何事,不知兇吉,自是不願讓孩子跑這一趟。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朝堂上的大人們這麼熱乎,那就肯定是好事,老百姓有著自己樸素的智慧。一時之間,京城上下雞飛狗跳,紛紛為蒼巖山一行做準備。
“我那幾位皇侄,卻是沒有這個福分了。”看著眼前的監察司線報,李淑嘴角勾起一絲嘲諷。
這上面記載著京都各位權貴近期的動向,自然少不了二皇子他們的。
聞聽仙長要收徒弟,自己那幾位兄弟頓時不安分起來,尤其是二哥,一年多來深居簡出,韜光養晦,這一下子就現了原形。
“陛下,四位王爺前來覲見。”一個女官進來稟報。
“讓他們進來。”
“是。”女官恭敬而退。
四位王爺就是李淑的四位兄弟,她當了皇帝,自不願落下苛待宗親的惡名,各個封了親王。不過先皇逝世,李淑以不忍骨肉分離為由,把四人俱留在京城。
四位王爺進來,恭敬問安。
李淑笑言免禮,又賜了座兒。
“今日召你們前來,朕有一事。”
李淑頓了頓,看這幾位兄弟坐姿更為恭敬,才接著說了下去:“此次蒼巖山之行,我皇族中人俱不可去。”
四人聞言面色一變,四皇子性子急,當下便忍不住詢問:“陛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