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看來,賈瑛的回答,似乎並不能讓他滿意。
嘉德眼底閃過一絲失望,不過還是開口問道:“說來聽聽。”
“陛下,東胡各部不過是附屬匈奴的小部族,人口稀少,但他們所佔據的土地,卻十分廣袤。匈奴人因為嚴寒,而放棄了大興安嶺以東的土地,卻留給了東胡人極大的戰略縱深之地。論兵力的強大,東胡人自然不是我大乾的對手,但他們可以逃。”
“逃到北面的冰天雪地深山密林之中,暫避我大軍鋒鏑之盛。但我大軍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遼東以北,一但等我大軍撤走,到時候這些東胡人便會再次出現,奪回他們失去的土地,讓我大乾的北征徒勞無功。”
“你的意思是不贊成出兵了?”相比這場戰爭的結果,嘉德似乎更在意賈瑛的態度。
賈瑛搖了搖頭道:“臣對於出兵並不反對。”
也僅僅是不反對而已。
以大乾目前的情況來說,尚不足以開闢那片白山黑土。
倒不是國力不足,而是缺少人口。
作為兩世人的賈瑛,自然明白那片土地是何等的富饒,一但能夠拿下,大乾的國力必然更上一層,可土地,總是需要人來經營的。
北方的寒冬,其實並不算什麼大問題,東胡人能在那裡生存,以漢人的適應能力,將來只會比東胡人生活的更好。
可問題的關鍵,就在適應這兩個字上面。
遼東鎮治下的漢族百姓,人丁尚不過二十萬人,相對於廣袤的遼東之地,這點人口,太不起眼了。
朝廷倒是可以強制關內百姓遷往關外,可遷徙過去的人口,在前期,大部分會因為嚴寒而死掉,只有等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人出生之後,才算是能夠在嚴寒之地紮根下來。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只能說,眼下大乾想要完全佔據遼東,是不可能的,就連設定羈縻所的條件恐怕都不滿足。
“有什麼話,就說清楚,不要遮遮掩掩。”嘉德蹙眉道,眼前的這個他最看好的臣子,什麼都好,就是說話一點都沒有年輕人的鋒芒,拐彎抹角,讓他這個皇帝聽了都覺得不痛快。
賈瑛訕訕一笑道:“陛下,臣只是覺得,僅僅靠出兵是不夠的。如果出兵的目的只是為了一塊兒隨時都可能丟掉的土地,那這場仗就不如不打,圖耗國力而已。既然要打,那就要將佔據的土地,實實在在的控制在咱們自己手中。”
“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東胡的部落種族複雜,各部之間為了能夠獲得更肥美的土地,相互殘殺的例子不再少數,世代積攢下來的仇恨,讓他們無法齊心合力,否則依山而守,東胡人足以與匈奴分庭抗禮,而不是現在,變成了匈奴人的附庸。”
“臣的意思是,能否在看戰之前,拉攏幾支部落,許下重利,甚至咱們可以答應他們,幫他們統一東胡諸部。”
“這樣豈不是讓他們更強大了?”嘉德疑惑道。
賈瑛笑著說道:“陛下,想要東胡諸部實現統一,就必須要戰爭,這個時候正是咱們的機會,消耗他們的人口,鞏固我們自己佔據的土地。再說,統一的東胡人,比雜亂分散的東胡人更容易對付,家業大了,他們想捨棄都不可能,到時候我朝廷大軍旦夕而至,他們還能往哪裡跑?”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匈奴人恐怕不會袖手旁觀。”
嘉德笑了笑道:“這點你不用擔心,匈奴人如今是自顧不下了。”
“繡衣衛的探子來報,匈奴人先是因為天花,而折損了匈奴王庭和匈奴左部大量的族人。之後因為巴特爾之死,阿古金的兒子們開始爭奪左谷蠡王之位,也為了自己的族人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而自相殘殺起來,就連阿古金本人都無法壓制。”
“此次攻掠朝鮮,匈奴左部並沒有派出太多的兵力,更多的是驅使東胡人為先鋒,替他們去掠奪。”
“誰勝了?”賈瑛好奇問道。
只聽嘉德說道:“為了結束左部的亂局,阿古金扶持了自己的小兒子塔速爾,想要讓他坐上左谷蠡王的位子,塔速爾的那些兄弟們自然不服氣,不過目前來說,塔速爾的實力還是要勝過其他幾人的。”
賈瑛倒是沒想到,塔速爾居然有這般際遇,這麼說來,他也算是塔速爾的貴人了。
“陛下,臣記得術勿都還被繡衣衛關著呢吧?”
嘉德聞言,看了過來,露出了只有君臣二人自己能明白的笑容。
“已經送回去了,希望他不要讓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