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援朝?
賈瑛心中蹙眉,總覺得他們的皇帝陛下似乎有些飄了啊。
想想,從嘉德四年到現在的嘉德六年,兩年的時間,大乾已經經歷過幾次戰爭了,打的可都是銀子啊。
先是楚王這個二五仔的一波背刺,後又有剿滅白蓮教,僅這兩次,內耗著實不小。
匈奴人的一次南侵,少說也讓大乾損失了上千萬兩銀子,大同一鎮到現在都沒有恢復。
浙江的叛亂鬧的倒是不大,但那可是蘇杭啊,隨便一次動盪帶來的損失,都能比得上西疆四省幾件的耗損了。
聖天子,聖天子,終究是為名所累啊。
對此,賈瑛不會去多說什麼,還是那句話,不符合切身利益的事情不做。
“陛下是想要給遼東計程車兵裝備火器?”
嘉德點了點頭道:“不錯。”
賈瑛很想問問,朝廷準備何時出兵,但猶豫再三,還是沒有問出來,他眼下要操心的是江南的倭寇,遼東,和他的關係不大。
嘉德似乎是看出了賈瑛的心思,開口說道:“李朝覺向朕求援,朕不可能拒絕。不過朕也知道,大軍遠征,耗費的不止是那些看得見的糧草,還有國力,所以朕也沒打算出兵朝鮮。”
“陛下的意思是......”
“匈奴人始終是我大乾的心腹大患,遼東的東胡人又反覆不定,朝廷每年都要撥出一大批綢緞鹽鐵作為市賞和貢賞給東胡人,朕......”
“不打算再繼續慣著他們了。”
語氣隨和的嘉德,說出了身為帝王才該有的最霸氣的話來。
所謂市賞和貢賞,不過是大乾朝廷為保邊境安穩,而變相給外族輸送財貨的一眾遮羞的雅稱罷了。
東胡人經常打著朝貢和互市的幌子,用一種極為文明的方式,向大乾詐取財物。
一次上貢幾張在遼東不值幾個大錢的皮毛老參,轉頭就能獲得大乾回賜的打量過冬和日常所用的物資。邊境互市,明明是你情我願的買賣,到頭來,為了獎勵遼東一次邊貿的完滿結束,大乾通常都要拿出互市近半的利潤,來賞賜給東胡人,甚至許多時候都要倒貼。
這兩項舉措不是從宣隆開始的,太祖爺定下的貢賞,高祖爺又新創了一個市賞,到宣隆帝這裡,明明打了勝仗,卻又加了一個歲賜。
讀書人,慣會給自己臉上貼金了,但也有一批骨子傲氣的大乾仕人,不願意接受這種的變相的透過利益輸送而求來的和平,時不時也會發出一些比較激進的言論,試圖改變國朝的政令。
但很明顯,不希望輕啟戰端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
這種變相的求和,在賈瑛看來,也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能給大乾流出休養生息的時間,不過時移世易,一味的以軟弱示人,別人只會認為你好欺負,而不會感覺的到你的仁慈。
“朕打算讓遼東鎮守軍出兵拿下建州,以建州為跳板,將東胡各部趕回黑河以北,這樣既可以解朝鮮之困,也能斬斷匈奴人的一支臂膀,愛卿以為如何?”
圍魏救趙倒是沒什麼問題,至於東胡人......
“陛下,依臣看來,拿下建州不難,將東胡人趕回黑河以北,以我大乾的實力,也能做到。”
聽到賈瑛認同自己的看法,嘉德露出了笑容,上下同心,這事才好辦,怕只怕他這個皇帝一廂情願。
“只是......”
“只是什麼?”嘉德話音微變。
“只是想要守住打下的土地,卻並不容易。”賈瑛說道。
嘉德陷入了沉默,目光盯著賈瑛看了好一陣,這個想法,他目前還沒有跟朝堂的百官透露,怕的就是有人反對,讓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天子權威,再次收到折損。
今日與賈瑛說這些,只是想試探試探,官員們對於出兵遼東是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