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強勢的傅東來,再次成為人們眼中內閣首輔的第一人選。
同時,在此次倒李運動中,大放異彩的清流一脈,也開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拋棄了被他們視為魁首不二人選的馮恆石,因為馮恆石的殘疾,已經斷了他的入閣之路,開始為另外一人造勢。
若說此人,並不在京城,而是在南京養老。
南京戶部尚書金代仁,宣隆四十年進士第二甲七十六名出身,曾任翰林院編修、修撰、國子監祭酒、督察院僉都御史、通政司謄黃右通政,最後轉任南京戶部侍郎,又熬到了尚書之位。
若只看這位的經歷,當真是清貴的不能再清貴了,翰林院、督察院、通政司,這都是出清流的衙門,而南京戶部可不是養老那麼簡單,它掌管著大乾大半個的家當,貴不可言。
最關鍵的是,他被貶出京城,似乎也是因為受當時還是東宮太子的嘉德的牽連,不過具體的情節,賈瑛就不知道了。
不過即便金代仁能順利補入內閣,內閣依舊只有三人,與之前滿員相比,人數明顯不足,於是顧春庭也被抬了出來,作為有力人選之一。
訊息靈通,手腕活絡的官員,已經開始接近這兩名即將成為新貴的清貴了。
門庭冷落鞍馬稀,這是李府的真實寫照。
但真正讓賈瑛詫異的是,江南除了這麼大的事,無論朝中官員如何彈劾,皇帝似乎都沒有表現出,要“兔死狗烹”的意思。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賈瑛不得而知,但他知道,這位做了將近二十年首輔的李閣老,手腕遠比徐遮幕強出一倍不止。
他到如今,依舊能安然無恙,就是最好的例證。
不是賈瑛胡亂猜測,即便是皇帝,想要收拾一名大臣,也需要前期造勢,李恩第身為首輔,若真要下獄論罪,總是要一步一步來的,不可能直接從首輔的位子上把人拉到大獄裡去。
《劍來》
這麼長時間還沒動靜,大機率是不會有太大的動靜了。
罪官進京之後,皇帝都沒帶讓三法司審理,一封旨意從宮中傳出,直接就定了罪,該抄家的抄家,該流放的流放,沒有殺頭,這大概是給那些沒有被牽連的李黨官員一個安撫吧。
僅僅第二天,李恩第致仕的訊息,便在官場中傳了開來。
賈瑛心中對這位曾經的首輔,更是歎服不已,給皇帝當差,能全身而退的,這世上又有幾人?
李恩第沒有在京中過多停留,致仕第二天,便遣散了大部分的家僕,僅僅帶著幾名親信老僕,還有李小保,離京還鄉。
賈瑛有些看不明白,不過這世上看不明白的事多了,何必強求。
反倒是開過勳貴一系,失去了一個強援,今後的路該怎麼走,是的認真考慮一下了。
傅東來不出意外加少傅了,對此都在百官們的意料之中。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還在後面。
臨敬殿大學士楊景,楊廷敬,擢升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升任內閣首席大學士。
楊廷敬居然成首輔了?
嘉德這一波操作,晃瞎了眾人的眼,包括賈瑛自己。
在他看來,嘉德一心想要改革朝政的,放著能力和威望都遠超楊景的傅東來不用,居然擢拔了楊廷敬?
如此一來,身為太子少傅的傅東來,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雖然沒有旨意,但卻是既定的事實,畢竟太子三少的清貴,僅次於三公和三孤,是活人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
顧春庭升任了東閣大學士,在翰林院苦熬了小半輩子,終於能夠揚眉吐氣了。
讓賈瑛感到心安的是,嘉德沒有召金代仁入京,起碼目前沒有這種跡象,清流一系還在不斷造勢,似乎有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
可惜,一直等到月底,清流們都沒有得到嘉德的回應,這場獨角戲,唱的有些尷尬。
賈瑛對於清流倒是沒什麼偏見,可他卻不想看到有自命清貴的官員入主內閣,他雖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可對於大乾,還是有感情的,畢竟他為這個朝廷流過血,不希望看到將來有一天,天下被這些只知道誇誇其談的清貴們給禍害了。
寶玉和鳳姐還沒大好,不過神志已經清醒了,只是每日依舊貪睡,身體乏力。
賈瑛在府中等了數日,沒有等到癩頭僧和跛足道,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