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掌握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有內監第一署之稱。
御馬監與兵部督撫共執兵事,九邊軍中的監軍太監就是出自御馬監,素來有“內廷樞府”之稱。同時還掌管著皇家馬場草場、皇莊,是皇帝的內廷管家。
御馬太監在地方的權利不可謂不大,就是地方三司主官碰上了,也要禮敬對待。
馬場之外,一行車馬轆轆而來,早有馬場的兵丁前來喝止詢問。
“有勞通稟,就說欽差大臣林如海,攜兵部員外郎賈瑛前來拜會李都督。”
封山馬場,好稱有良馬萬匹,是江南各地軍營最大的戰馬來源地,自然是有大軍拱衛的。皇帝特旨設立封山千戶所,一應官兵差役人等,皆由御馬太監督調。
所以,才有賈瑛口中的“李都督”之稱,當然,李進忠這個都督只是地方官員,為給皇家面子,而貼上去的雅稱,並無都督之實。
不過貌似御馬監的太監很喜歡這個稱號,你若是直接上來稱呼“李公公”,說不定此行就要無功而返了。
未幾,便有一名小太監走了出來,遠遠的便說道:“可是督察院御史林公與靖寧伯當面?”
“正是賈瑛,小公公有禮。”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太監比小人更記仇,所以賈瑛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翻身下馬,向著小太監拱了拱手。
車廂內的林如海,也掀開了車簾,點頭示意。
他是欽差,若是下馬,小太監也受不住他的禮,換李進忠來還差不多。
“兩位大人快請,乾爹已備好了茶水。”
一行人跟在小太監身後,進了馬場。
“兩位大人遠道而來,咱家有失遠迎。”
李進忠雖未親自出迎,可也不敢託大,在大堂之外迎候二人。
“哪裡那裡,林某攜內侄不請自來,是有事相求,怎敢勞李都督親迎。”
火燒眉毛了,該客套還得客套,有求於人,沒辦法的事。
“李都督。”賈瑛也在林如海身後,朝著李進忠拱手一禮。
“早聽說寧榮二公的後人中,出了位了不得的後輩,今日一件,當真是英雄少年。靖寧伯,咱家還要謝過你的大禮才是,今後不要忘了時常走動走動。”
李進忠年紀也不輕了,有四旬上下,可給人的感覺,卻沒有半分陰柔,反而是個身形魁梧高大的壯漢,若非其一口一個“咱家”,旁人還真看不出來,眼前這位是個太監。
“都督過譽了,都是老交情了,何來謝字一說。”
李進忠明白,賈瑛所言指的是他與金陵賈家的關係,當下也不再客套,只是回以一笑,倒是對賈瑛心生了不少好感。
“二位請進,咱家略備了茶水,已經吩咐後廚準備酒宴,二位既然來了,不妨在我這馬場多留一陣兒。”
賈瑛看了林如海一眼,率先開口道:“恐怕要讓都督失望了,我們此行前來,是想從都督這裡借幾匹快馬,趕回金陵的,有緊急公務。另外,順便來給都督通報一聲,嘉興府有海上的賊人作亂,如今嘉興府內多個縣城已經陷落,都督這裡離著嘉興不遠,還要早做準備。”
“什麼?”李進忠聞言一驚。
賈瑛當即將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李進忠面色難堪了起來,賈瑛林如海兩人還能轉回金陵,以謀後計,可他卻走不開,上萬匹戰馬,其實說丟就能丟的。
“馬場不能丟!”這是李進忠的第一反應。
賈瑛也點了點頭道:“不錯,湖州可以陷落,但馬場決不能有失。”
這不但關係李進忠的前途,還會影響江南地區後續的形勢。
一但上萬匹良馬落在賊人手中,那他們可就真的成了勢了,到時候再想圍剿,難度恐怕不是翻一兩倍那麼簡單。
“依我之見,都督可趁著賊人還未打過來,將餘杭、德清、武康等地的衛所官兵調來,一同拱衛馬場。另外,太湖水師離著也不算太遠,此刻派人前去調兵應該還來得及。無論如何,必須保證馬場不能落入賊手。”
“我與林大人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南京,調集舊都留守大軍前來支援。”
李進忠不敢拖延,急忙喊來幾名親信,拿著他的名帖前去各地調兵。
“賈大人在北境的事蹟,咱家雖遠在江南,可還是聽說過得,心中萬分欽佩,只希望賈大人此次能救江南百姓於水火之中。咱家身負陛下青睞,無論如何,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都不會輕易放棄馬場,還請賈大人能及早來援。”
救百姓於水火,不過是打個官腔,他一個太監,不在乎百姓死活,可馬場卻是萬萬不能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