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瑛為何會給李小保送去一份供詞?
此次會賓樓的事情明顯是有人在做局,至於說對方的目的是什麼,又為何選中薛蟠,賈瑛就有些摸不準了。按說如今的賈家聖眷正濃,皇帝和勳貴之間,也還沒有到了那等水火不容的地步,即便賈家的對頭想要算計什麼,也不應該挑這個時候出手啊。而且,薛蟠一個外親,對於賈府來說,實在是構不成什麼太大的影響,賈家的根基一個是在宮裡,另一個就是四大家族的聯姻了。
可四大家族中,賈府是老大哥,一路庇佑史、王兩家成長,如今賈府頹勢漸顯,史家和王家崛起,正好反哺賈家這位老大哥。至於薛家,更像是三家的附庸,其興衰起落於三家而言,其實影響不大。
如果不是老對頭出手算計,那麼就只能是薛蟠自己惹得鍋了。只是薛蟠此人,胸無丘壑,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賈瑛心中雖然也有幾個懷疑的物件,可這種事情,必須查有實據才行。而想要查清楚,那就需要動用人際關係,在這一方面,從小長在京中的李小保,絕對是長項。
最關鍵的是,這一次,他也落入了別人的算計之中,或許他不在乎一個薛蟠,甚至連賈瑛自己都不被他放在眼中,但以他那種性格,絕不會允許有人算計自己,紈絝不要面子嗎?
相信這件事情,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結果的。
一行人剛轉過寧榮街,正要拐進寧榮小巷,直接去梨香院時,卻見守在門口的周瑞遠遠跑了過來。
“瑛二爺、璉二爺,老爺說讓兩位二爺回來之後,去他的書房一趟,薛大爺有傷在身,就不用跟來了。”
賈瑛與璉二相視一眼,還是驚動了賈政。
二人當即吩咐小廝們將薛蟠送回梨香院,這才並肩向夢坡齋而去。
“到底發生了何事,怎麼又惹出了這麼大的亂子。”賈政先是讓賈瑛入座之後,方才向賈璉問道。
璉二當下將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賈政聽罷,看向賈瑛道:“虧了瑛兒機敏,若不然又是一樁糊塗事,還要平白擔了干係。蟠兒也過於放縱了些,府裡還不夠他鬧騰,小小年紀,不好學業也就罷了,還整日流連於花街柳巷,如此下去,將來怎能成用。只是他畢竟是客居,我又不好似寶玉那般過分苛責與他,唉!”
賈瑛也明白賈政的為難之處,百姓人家尚有俗語: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舅媳婦兒。賈政這個姨父,終究是比不過王子騰這個舅舅。也怪不得,薛蟠聽說王子騰離京後,便欣然應允進京了。
提到這裡,賈瑛心中方才又想起一事來,當即便與賈政商議道:“二老爺,侄兒有心思重新改制一下族學,以方便約束管教族中子弟,如果能改制成功,今後族中子弟再想出去胡作非為,恐怕也沒那個機會了。”
賈政一聽,來了興趣,當即問道:“瑛兒又有什麼好法子,說來我也為族中的這些後輩感到頭疼,咱們家傳到如今也有百年了,都說自古而今,富不過三代,從祖宗那一輩算起,到我這輩可不正好就是三代了嘛。再看你們這一輩,各房長嗣不是歿了就是早夭,唯剩你珍大哥獨一份兒,他還好,雖是鬧騰了些,可到底還是有爵位在身,一生富貴倒也無憂。璉兒只是捐了一個官兒,既無俸養也無前途。也就是到你這裡,算是給咱們家的門楣添了份光。
再看寶玉、環兒、琮兒,都不是為官入仕的料子,手中又無長業,還有璜兒、芹兒、薔兒他們,也都是靠著府裡生計,若這份富貴長久倒也罷了,可人有福禍旦夕,一個家族又何嘗不是,若將來但有萬一,怕是......倒是芸兒,我璉二說他如今算是立起了門戶,還招攬了一些族中子弟,給他們謀了份差事,雖說商賈賤業,可好歹是個活法兒。
還是虧得瑛兒你呀,你還有什麼好法子,一併說了來,我也算是看明白了,不論是我,還是大老爺,或是你珍大哥,都沒有你這份進去的心,咱們這家門,將來還要靠你維持了。”
賈瑛赫然一笑,心裡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前期的上帝視角,畢竟還是佔些優勢的,至於後面如何,那就要看他的進步有多大了。永遠不小小瞧了古人,同臺較量,即便是帶了掛,也不一定能穩贏不熟。
“二老爺過譽了,您就不怕侄兒心生意滿,縱了自己。”
一向正經的賈政,難得一笑,道:“瑛兒,說實話,便是我年輕時,也是乖張過的,竟比不得你,明明是個少年人,心思之謹,行事之慎,便是讓我也大感不及啊!與璉二寶玉他們相比,你倒是少了幾分率性,多了幾分拘謹,有道是過猶不及,你也莫要太過謙遜了去。”
賈瑛微微一笑,自家清楚自家的事,當下也不再過多辯解,只說道:“二老爺,侄兒曾去過族學一趟,屋簷房舍倒是不少,環境也算幽僻,是一處辦校舍的好地方。”
“校舍?”賈政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叫法,一時還有些不理解,疑惑一聲道。
賈瑛點了點頭道:“所謂校舍大地與學堂、書院、私塾類似,只是管理的方式有些不同。”
“有何不同?”
賈瑛整理了下思緒,緩緩言道:“聖人言‘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侄兒的意思,是將校舍辦成一所兼庠、校、序為一體的私家學堂,與如今的書院類似,不過與之不同的是:首先制度上,實行六三制教育模式,並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立獎懲罰制度。
其次理念上,一貫遵循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兩個基本理念,凡願意入學的族中子弟,包括姻親世交家裡的,哪怕是府中世僕家裡有聰慧好學的子弟,都可以許他們入學,然後將科目分門別類,根據他們的興趣、意向或是天賦,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