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聽出來了,老爺子還是有區域觀念,已是退休在家頤養天年的老人,他也不再理論,寒暄過後告辭離去。
回到驛館,諸公都已入睡,兩口子沐浴更衣相擁到天明。醒來,陳宸還緊緊的縮在他懷裡說都江堰比成都還冷吶,都不想起床。
他說還有正事兒要辦吶。
兩口子穿戴整齊出去,諸公用過膳後都在等他們啦。
楊志善笑呵呵的說曹公欽點了白光華副使接任都江堰正使,今日咱們就聽白主事講治水。
一行人過河朝安瀾橋走去,跨過安瀾橋直抵魚嘴。
白光華口似懸河的介紹都江堰的各項引水功能,指著工匠正在修復的外江河堤說:只需要裝上兩匹籠兜就能加大內江的進水量。
但是,都江堰的分水功能不僅僅是簡單的分水,還有飛沙和洩洪的作用,還要拓寬、築高引水渠的堤壩保證安全引水進內河,這就需要細細謀劃。
而且,所有這些都要在冬季農田不用水的時候一口氣幹完,那就必須在短時間內限時做好。
趙玉林當然曉得這裡面的道理,對著楊志善頷首說:如何做,就靠諸位啦。他指著正在修復魚嘴的工匠讓大家好好瞧瞧,區域性地方肯定還有水毀,又輪到大修都江堰啦,咱們正好藉此很好的改造都江堰,造福川蜀百姓。
老曹問:上半年謀劃籌措,下半年密集施工,趕在明年用水之前完成改造,沒問題嘛?
白光華自信的說他參加了上一次都江堰的維修,有信心做好這次改造。
老曹樂呵呵的說大善,主事的有信心,咱們就安心啦。
陳宸指著停在大江兩岸的車馬人群請諸公看,她認為來往的商旅和行人多了,安瀾橋的通行就像引水的寶瓶口成了制約通行的瓶頸,咱們可以在上游再建一座索橋,叫西去保寧的走新橋,東來成都的走安瀾橋。
如此,便不叫百姓擁擠等待啦。
白光華連說如此甚好,大善吶。平日裡他就發現了這一難題,今天因為諸位大人巡視魚嘴,守備的戒嚴後顯得尤為突出,若是再不設法改變,日後安瀾橋上必致人滿為患。
諸公都是頷首,認為再造一座新橋很有必要。
回去,丁公他們就要離開,陳宸卻說她得留下來辦差,昨日查處了都江堰的前任主事,牽連出導江縣的官員,她得留下好生梳理。
趙玉林和陳宸作別,坐上丁公的馬車一同回去。
都江堰的主使犯法,楊志善哪敢一拍屁股就走,也留下來陪著陳宸辦差。他歉意的說自己御下不嚴,叫大小姐操心了。
陳宸搖搖頭,感嘆導江縣的的繁華,都是得力於李冰父子修了這個都江堰,功勞巨大了,老百姓自發的去崇德廟燒香祭拜李冰父子,咱們乾脆就將它改為二王廟,好生修繕一下里面的房屋古蹟,彰顯咱們新宋人一派相承,世代治水的決心。
楊志善聽得大喜,連說他也有這樣的想法,這就回去要水部好好謀劃。
他打望著臨水街說:這裡的商戶營生又要大火啦。
陳宸嘚瑟的告訴楊志善,她都想好了,回去讓她四娘到這裡來再開新街做房產買賣,生意一定大火。她要用引水渠邊上整理的土地起街、賺錢,用賣地的錢改造出二王廟來。
楊志善笑呵呵的說:大小姐聰慧過人,主意一定錯不了。
陳宸一臉的自信,叫楊叔就瞧著吧,她要把都江堰這個水利灌溉設施圍起來做成一處景點,叫前來觀看的人掏點銀子才能進去觀看二王治水的妙處。以後來都江堰的人越來越多,說不定只是門票的營生收入就夠咱們每年維修都江堰的花銷啦。
楊志善馬上對陳宸刮目相看了,真不愧是趙玉林的老婆吶,這個掙錢的方法都想得出來。
成都,趙玉林約了曹公和孟公和餘大異一起登船去犍為的嘉陽新鎮,老曹開森的很,就喜歡和趙玉林一起吃茶敘話,討論家國大事。
四個人圍坐在一起,工部尚書餘大異主動當了侍者,端茶送水的忙前忙後,他叫坐下一起吃茶,做了尚書的餘大異還有點不適應呢。
老曹笑呵呵叫坐下嘛,當年咱倆初到成都議事,還是玉林小哥發現大異就是個國之棟樑吶。
大異趕緊誠惶誠恐的謝過老曹、謝過他和孟公栽培。
趙玉林說都是同朝為百姓做事,別這麼謙遜拘謹,反倒是生疏了。
孟公頷首提點道:青年才俊的思路、想法更新更多,不要怕做錯了,大膽去幹,以後就是他們年輕人的天下啦。
趙玉林笑呵呵叫品茶,品茶。
一行人看過嘉陽鎮的建設後認為進展很快,非常滿意。特別是工部將火車的生產作坊新建在嘉陽後老曹樂了,認為嘉陽新鎮有用不盡的煤炭,在嘉陽直接冶鐵,鑄造大件,用冶鐵廢渣和煤灰造土水泥非常便捷,直接做成成品能省下不少的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