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灰燼大陸平息下來後,神唐殖民地獲得了一片廣袤而堅實的建造場。
從空中俯瞰,凝固後的大地是個廣袤的圓形,上面丘陵與山巒溝壑交錯排布,地勢說不上平坦。
因為能量外湧的關係,整片建造場都被更加洶湧的岩漿環繞,好似一座漂浮在熔岩上的大陸, 熔岩如護城河一般將建造場與灰燼大陸分隔開來,十分的壯觀。
這樣也不是沒有壞處。
因為建造場下方的熔岩凝固,導致大量岩漿中的本土生物被一併石化,就連地表的生命估計也要好久才能適應新的環境。
不過在建造場周圍新形成的岩漿帶附近,大量礦物被翻湧上岸,使得這裡誕生了一條格外繁榮的生命走廊。
大量熔岩生命都來此紮根,為殖民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奇特生物圈。
等殖民地發展起來, 沒準還能發展個旅遊業啥的。
接下來的三天裡,神唐還需要等待建造場徹底冷卻下來, 然後才能建造一期基地建築。
一期建築主要包括殖民地的能源架構、天氣控制儀和一些礦場。
首先,6座穩定裝置所在的哨站將得到擴建,從臨時哨站升級為小型要塞,長期守護穩定器安全,並作為地熱能電站向建造場輸送電力。
6條主要的電力管線將會像血管一樣朝殖民地中心匯聚能源,然後經中央電站轉化,再輸送到殖民地的各個位置。
在中心電站的旁邊,天氣控制儀將一併開始建造。
計劃中,這座龐大的科技建築將耗時2個月完工,其他基礎設施的工期與之同步。
因此,整個殖民地一期工程將在兩個月後同時收尾。
現在殖民地的工業生產方式,
除了陸峰每天用1000點源能造一些複雜精密部件外,其餘都交由新月號母艦的基地生產線完成,然後運到建造場上進行組裝固定。
這個方式的安裝效率很高, 但不代表生產效率高, 畢竟生產線只有一條,產能並不大。
所以,最好的方案還是去尋找一些高能瓦斯礦脈。
然而,間諜衛星對著天際星繞了一圈又一圈,始終沒有發現高能瓦斯氣泉的蹤跡,要麼瓦斯礦深埋地下,要麼瓦斯早就被天際星以前的主人給採光了。
陸峰思來想去,將目光對準了遠方的天際Ⅳ氣態巨行星。
說不定那裡會有?
“三月七,將天際Ⅳ列入下一批重點勘探物件,有結果了第一時間通知我!”
“好滴,等新一批的衛星生產出來,我就安排過去~
不過要注意哦,天際Ⅳ周圍的磁場異常混亂,間諜衛星有可能一無所獲甚至墜毀!
所以哥哥你要做好血本無歸的準備~”
陸峰無奈的點點頭。
“血本無歸也得去啊,這就是探索的代價……”
他現在還走不開,
一是要隨時跟進殖民地建設,提供尖端支援,二是要在地面始終維持空間門開啟,讓母艦的物資直接運抵建造場,節省運輸成本。
估計只有等殖民地走上正軌後,他才能放心的去星系的其他地方看看吧!
……
一轉眼,時間已來到了星門戰役結束的一個月後。
陸峰從地球回來也有十多天了,灰燼大陸的建造場上出現了上千臺SCV和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基地元件。
大半駕駛員都是接到任務而臨時過來幫忙的神唐戰士。
如果看到哪輛SCV開的特別狂野, 那駕駛員指定就是一名戰機飛行員了,大機率還是王牌飛行員!
就很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