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提升材料本身的光學效能、物理效能……對不起,顧轍前世完全沒研究。他不可能橫跨那麼多領域都面面俱到,只能是每個面涉獵一兩個點。
所以,如果把這些天賦不錯的博士帶偏了,沒有建立起自己對行業技術的全面理解,那就太可惜了。
顧轍寧可先發工資讓他們看一個多月論文、瞭解行業綜述、前沿動態,把未來全部可能的努力方向都摸清楚,心裡存下了一張全域性地圖之後,再來按顧轍的指點,專攻一處。
有這樣寬鬆的研究氛圍,老闆發錢讓他們帶薪看論文,這些人倒也知恩圖報。於是今天顧轍來檢查他們的思路時,每個人都報了好幾個後續的研究方向思路。
比如,任何光學鏡片,都有好幾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透光率、折射率、色散率、物理強度(抗摔/抗劃傷)、熱穩定性/膨脹係數、透射波段截止(防紫外線和其他不可見輻射)、鍍膜牢固度與簡易度、加工速度、脫模難度……
而2003年的當下,樹脂鏡片材料除了抗摔物理強度不用擔心,畢竟這玩意兒幾十年前發明出來、就是為了彌補玻璃太容易碎的問題。
但樹脂鏡片的其他特性,好多都還不如玻璃。
其中透光率、耐磨抗劃傷、熱穩定/低膨脹係數、耐久度/抗老化這四方面,屬於可以擺爛不管的,因為樹脂不管怎麼最佳化,幾乎永遠不如玻璃。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樹脂發展了多久,精密的玻璃鏡片/鏡頭始終不可能被徹底淘汰。樹脂只能是在對這四個領域指標不太重視的市場上,一點點改良自己、蠶食光學玻璃的市場。
這些基本共識,也不用看太久論文,基本上沈明博他們之前看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徹底確信了。
剩下的關鍵,就是那些還處在兩可之間、隨著科技發展,暫時看不清未來到底玻璃強還是樹脂強的技術引數,這些方向,才是材料科研人員可能發揮自己價值的熱點。
沈明博在會上,被顧轍鼓勵,也提了一點研究方向,比如怎麼想辦法提高樹脂材料折射率。
在目前對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丙烯基二碳酸二乙二醇酯、二羥基三苯氧基丙烯酸丙酯三聯混凝式樹脂的基礎上,微調摻雜目前各類紫外線吸收劑和藍光吸收劑的比例,來提高鏡片材料的折射率、
並且用犧牲一部分藍紫光和紫外線等短波長輻射的失真為代價,抵消掉該種高折射率材料天然帶來的“高色散失真”負面影響……
沈明博說得還挺帶勁,顧轍聽了,心中其實也知道他說的方向沒問題,但這個課題太大了,估計好幾年也未必做得出來。
後世樹脂鏡片確實在往越來越高折射率發展,尤其是高度鏡片可以靠高折射率配合非球面鏡來壓縮鏡片厚度,避免一千多度的近視眼頂著個啤酒瓶底一樣厚的鏡片很不方便。
至於藍紫光略微被抵消失真,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後世鏡片還一股腦兒吹噓什麼“藍光輻射”、“寧可藍紫光失真,也要確保紫外線完全隔斷,保護眼睛”。
反正普通消費者懂個屁的科學,只要告訴他們看藍光失真是保護健康的必要代價,還不乖乖接受了。
但是很可惜,這些都不是顧轍眼下能投入足量資源和時間、安排沈明博去做的。這個課題可以作為一個種子,以後沈明博自己帶團籌資源再想想辦法。
現在顧轍需要他們做一些見效更快的成果。
——
ps:以上已經是4300字了,下面稍微說兩句。
這兩天只能一大章了。我在杭州這邊,最近又要排隊檢測。我沒打第三針,這兩天也要排隊打。
週二恢復兩更六千字。
反正也要換地圖,我也抽空排隊的時候多查查資料——寫新的領域,我還要每天拿事務所的工作賬號登國知局官網,查歷史專利申請檔案……我也不是什麼都懂的,技術路線只知道個大概,真到了寫的時候用到,也要去國知局查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