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總排程員揮舞旗幟,向澆注區生產組傳達指令。
澆注生產組馬不停蹄忙碌起來,進行脫模作業,開啟模具取出一個個火紅方錠,依次稱重記錄資料,最終由組長親自送到主控室,交給餘華。
餘華接過關於第四十七爐鋼水的重量引數資訊,提取上面的所有稱重資料進行計算,得到四十七爐鋼水實際重量。
試驗爐試生產第47爐鋼水實重:2.05噸。
緊接著,餘華將第47爐鋼水實重資料與過去二十三小時內四十六爐鋼水實重資料進行綜合計算,獲得每小時產量資料和二十四小時產量變化曲線圖等資料,得到一份簡單且直觀的資料視覺化草圖。
主控室內,楊志、工務科同志、安全部門同志、以及警衛員呂俊羽等人,心中萬分緊張,一雙雙眼眸凝視正在執筆書寫的餘華,知道最終結果即將揭曉。
兩分鐘過後,餘華停筆,拿起記載二十四小時鋼鐵產量資料的報告,面朝楊志等人,臉上浮現一抹澹澹的微笑。
「氧氣頂吹轉爐專案工程試生產資料如下:二十四小時鋼鐵實際產量94.65噸,平均單爐產量2.01噸,每小時產量3.94噸,與設計產量之比為98.5%,冶煉鋼種五類,包含中碳鋼、高碳鋼、鉻鎳鉬合金不鏽鋼、矽錳彈黃鋼、矽鋼,實際日產量和鋼種型別均達到試生產指標要求,人員操作零失誤,允許透過驗收,進入工業生產階段。」
「各位,屬於我們中華的鋼鐵時代來了。」
試生產最終結果公佈,從這一刻起,鋼鐵冶金領域步入新的時代,身處工業荒漠的根據地超越全世界,一舉邁入氧氣鍊鋼時代。
這是……獨屬於中華的鋼鐵時代。
時間定格,歷史定格。
轟!
須臾之間,廠房內經過短暫震撼過後,頓時陷入轟動之中,所有人熱淚盈眶,萬分激動,發出歡呼聲宣洩內心的情緒。
做到了!
向來遭受各國歧視和羞辱的他們做到了!
什麼是工業荒漠?
整個中華就是地球上的工業荒漠,擁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體系,不僅無法生產各種機器裝置,甚至連鋼鐵都做不到十萬噸年產量。
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家,鋼鐵年產量區區四萬噸,這就是徹徹底底的工業荒漠!
中華人,一直被別人瞧不起,被西方人視為永遠戴著鞭子的東亞病夫!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從這一刻開始不一樣了,他們經過不懈努力和付出,成功掌握了劃時代的鋼鐵冶金技術。
如果說曼哈頓計劃孕育的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瘦子」,令原子核物理學至此分成兩節,那麼,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重要性,就等同於冶金領域的「瘦子」。
鋼鐵冶金界的歷史,就此分成兩節。
1937年8月4日上午11:05分,氧氣頂吹轉爐試生產成功,這項劃時代冶金技術由試驗性質邁向工業生產。
一項人類尖端冶金技術,悄無聲息誕生了。
整個訊息猶如颶風般席捲廠房,而後瞬間傳遍三岔灣,一千餘名奮戰數十個日日夜夜的紅一師指戰員興奮無比,隸屬於軍工局的工人們激動程度還要強上三分。
他們高興,他們激動,他們落淚。
沒有人比這些軍工人更明白氧吹爐技術的意義。
萬世基業,今日成矣!
「半年時光,當初構思的想法終於成功了,有了這項屠龍術,相信組織會比原來歷史上要好過的多,現在距離開學大概還有三個月,接下來把電渣重熔和105毫米榴彈炮搞定。」餘華望著廠房內一眾工人戰士歡呼激動的畫面,臉上浮現舒心笑容,腦海默默想著。
試生產透過意味著氧吹爐技術真正意義上研發成功,但這還不夠,如果要研發105毫米榴彈炮,電渣重熔技術這項前置科技必須點亮。
幸好,無論是105毫米榴彈炮,還是電渣重熔技術,當初餘華全都仔細瞭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