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巴拉姆的經驗,在全電控制的45型驅逐艦以前,要想完成從柴油機/巡航燃機到高速燃機的動力切換,怎麼也需要10分鐘以上才行。
除非……
“他們的燃氣輪機之前是處在怠速執行麼?”
上校確認道。
但埃森卻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們自己的燃機一直處在工作狀態,對艦殼聲吶有一定干擾,現在又不可能釋放拖曳聲吶,所以很難確定……”
巴拉姆的表情逐漸嚴肅起來。
而當他重新把目光投回到舷窗外面的時候,不知道是否出於心理作用,總感覺就在二人這幾句對話的功夫裡,原本已經被拉開距離的滎州號竟然又逐漸跟了上來。
終於有些坐不住的上校重新回到指揮台後面。
但還沒來得及拿起通訊器,來自雷達部門的報告進一步確定了他的目視感覺:
“對方的航速已經突破了33節,正在重新縮短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面對這個數字,巴拉姆和埃森幾乎同時驚撥出聲:
“33節?”
倒不是對這個速度本身有什麼震驚——
052C採用了接近9的超高長寬比,以艦體空間和些許適航性為代價獲得了更低的航行阻力,再結合QC300燃機本就比WR21更高的極限輸出功率,確實有實現超高航速的潛力。
甚至有比較大膽的估計認為,對方型號有可能達到3637節這樣二戰驅逐艦水平的最大航速。
問題在於時間。
從齒輪箱切換到燃氣輪機輸出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幾分鐘而已。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如此狂暴的加速,動力和傳動系統都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所以大多數機械傳動的艦艇即便紙面動力引數很強,在超過30節之後也只能以非常緩慢的方式一點點接近最大航速。
至少在二人的印象裡,還沒有另一種採用柴燃交替或是燃燃交替動力形式的艦艇能達到,甚至接近滎州號的水平。
“真是難以置信……”
埃森看著眼前螢幕上的資料圖,下意識鬆了鬆脖子上的領帶。
但巴拉姆卻已經從一開始的震驚中回過神來。
“設計再怎麼精妙的機械裝置,也不可能比得上電控系統……”
自言自語一句之後,艦長開啟艦內通訊頻道,接通了輪機部門:
“讓柴油輔機也參與工作,調整動力輸出到最高水平!”
這個命令讓副艦長埃森驟然抬頭,看向似乎有些紅了眼的巴拉姆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