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常浩南來說,這個數字確實很保守。
根據遙感和蒙省方面的統計結果對比,僅東部五盟市,有潛力進行改造的沙地和半沙地面積應該在60008000萬畝上下——
因為巨大數量的退化土地面積在統計列表中不是個長臉的事情,所以地方政府並沒有在這種資料上搞虛報的動機。
結果基本是可信的。
並且,常浩南前世雖然沒接觸過什麼農學類專案,但也知道蒙省實際上確實被開發成了排行前列的農業產區。
得益於相對平坦的地勢,還是那種不需要精耕細作的產區。
而之所以一開口就先折個半,主要是考慮到領導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否則你上來就說要搞將近一億畝新耕地,實在是有點過於誇張了。
不過麼……
只能說常浩南的考慮確實帶著點人性化。
但不多。
4000萬畝,是什麼概念呢?
1996年時的統計,全華夏的耕地總面積也只有19億畝出頭。
2003年這會還沒提出耕地紅線的說法,考慮到這些年來的大量佔用,實際樂觀估計也就有個18億畝左右。
相當於憑空變出來了2.2%的現有耕地面積。
如果擱在一般領域內,增加區區2%的產能確實不值一提。
但這可是農業。
物理意義上的命脈產業。
如果必須農產品缺乏2%,那麼在不考慮政策調配的前提下,市場價格絕對不只是上漲2%。
而是會上漲到有2%的人被餓死為止。
因此,在聽到這個數字之後,他還是聽到周圍傳來了幾道若有若無的吸氣聲。
剛才一直坐在邊緣位置悶聲發大財的李忠毅,此時更是突然抬起頭,同時來了個戰術後仰。
看向常浩南的眼神中,分明能讀出一句話:
“小祖宗誒,你又要搞什麼狠活?”
見到氣氛有些冷場,常浩南也終於意識到,或許改造4000萬畝耕地對於眼下的華夏來說,也還是有點超出了想象力。
但他也很冤啊。
明明是剛才領導自己非要問“不考慮投入的資金和其他成本”的。
那就應該預料到,會得到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才對……
實際上,這倒是常浩南自己有些先入為主了。
21世紀初這會,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是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土地退化農業減產等等云云,導致大家對於未來的情況普遍抱有悲觀預期。
領導也是人,也會受到這種輿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