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連副陳立雲。
雖說整個炮組中只有營長範勝輝可以直接參加全部技術會議,但作為一行人中的二把手,加上宿舍也跟對方在一塊,他對這門炮的瞭解程度還是遠遠超過了幾名僅負責操作個別部分計程車官。
“艹,電磁炮沒有發射藥,咱幾個這是幹啥呢……”
他站起身來,有些尷尬地摘掉帽子,理了理自己的早已被汗水打溼成綹的頭髮:
“都起來都起來,後面應該還有一輪連發測試……”
他們剛才裝填了兩個彈夾總共10發炮彈進去,這才打了第一發而已。
旁邊另一名上士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嘟噥:
“可是我看這落點怎麼有點近……”
但凡涉及到武器射擊,那肯定得有個靶場,或者最次也是封閉起來的預定落區。
而首發測試雖然不涉及精度考核,也遠沒有達到這門炮的最大能量,但想也知道肉眼根本不可見的出膛速度,怎麼也不至於就飛出去幾百米遠。
所以這話說到一半,他自己就也意識到問題了:
“等等……”
上士的目光重新投向剛才沙塵騰起的方向:
“所以那是分裂開之後的彈託?”
和脫殼穿甲彈類似,電磁炮彈的彈託在離開軌道之後也會向兩邊分開,從而打著滾地飛出去,所受到的空氣阻力幾十上百倍於流線型的炮彈本體。
自然根本飛不出去多遠。
這麼看來的話,能到幾乎視線盡頭的地方才落地,已經相當誇張了。
要知道,就算是以高膛壓和高初速作為特點的坦克炮,發射脫殼彈時的彈託也基本都在七八十米左右就能落地。
某些採用複合材料的因為重量更輕,甚至會縮短到50米附近。
單從這一點細節,就能窺見電磁力所蘊含的恐怖能量。
而被這一幕震驚到的,遠不止炮兵班組的幾名指戰員。
還有死死盯著手腕上的錶盤,尚未抬起頭來的馬明偉……
位於控制室最中間的大螢幕上,正顯示著從多個角度所拍攝的預定落區監控影像。
儘管炮彈本身並沒有裝藥,只是個鎢合金製成的金屬坨子,但由於超高速飛行體觸地所濺起的砂石,這會兒的影象當中也是煙塵四起,一副好似颳了陣沙塵暴的模樣。
而正在側面資料監控臺前面盯著的韓陳峰則已經完成了資料處理,起身開始彙報:
“擊發延遲2.5秒,炮口測速結果2263m/s,和預定速度2250m/s相比誤差0.58%,符合設計預期,發射組合體在軌道上總計執行0.00575秒,由於軌道柔性所引發的Y向角角速度為9.02rad/s,Z向角速度為0.73r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