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之間的討論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裝置啟動前的各項檢測很快便進入了尾聲。
剛剛還在測試工位周圍忙上忙下的一眾技術人員陸續離開,隨後重新集中在控制室內。
負責現場指揮的王振國最後到位,接著朝常浩南幾人敬了個禮:
“報告,已在檢修狀態下確認各子系統正常,隨時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常浩南點點頭,接著轉頭看向早已經等在旁邊的一名陸軍少校:
“範營長,接下來,炮位上面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儘管電磁炮在原理上跟傳統火炮完全不同,但畢竟還是有炮閂炮管等基礎結構和內外彈道之類的基礎理論。
而韓陳峰和王振國一行人的專精要麼是高能物理,要麼是電氣領域,誰也沒真正鼓搗過一門炮。
所以具體到發射作業,還是會由一個專業的炮組負責完成。
等待許久的範勝輝早就已經躍躍欲試,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幾乎是在抬手敬禮的同時就邁開雙腿,快步來到操作檯前接替了韓陳峰的位置。
從胸腔的劇烈起伏來看,顯然是連續做了幾個深呼吸。
甚至在正式開始之前,還不忘回頭看一眼窗戶外面那蔚為壯觀的炮身。
作為一名陸軍炮兵,他此前操作過的最大的玩意也就是一門155mm加榴炮。
實際上,因為華夏完整地錯過了大艦巨炮時代,所以哪怕去當海軍炮兵,也最多有機會上手雙聯裝130mm艦炮罷了。
你別和我說什麼退出歷史舞臺,也別說什麼以後的成熟狀態還能進一步縮小體積。
就問哪個男人能透過大管子的考驗?
雖然眼前這個東西從口徑上看只是平平無奇的100mm,但範勝輝專門查過,炮口動能實際已經超過了末代重巡洋艦得梅因級上面的MK16型8英寸炮。
射速則更是能達到後者的接近1.5倍。
為了承受相應的後坐力,加之驗證裝置也沒怎麼考慮過緊湊性的問題,導致整個設施的規模接近一臺火車頭。
所以從一個月前被調到這裡參與測試計劃開始,範勝輝就不斷暗示自己,假裝正在操作一臺列車炮。
而這番舉動被常浩南看在眼裡,還以為是小夥子第一次參與這種級別的專案有點放不開,於是也跟著來到操作檯前,把手放在對方肩膀上:
“別緊張,就當是在操作一門普通的榴彈炮,沒什麼大不了的……”
一句話,直接把範勝輝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心理暗示給打了個粉碎,讓他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不過事到如今,也不可能繼續磨蹭下去了。
範勝輝無奈地收攏心思,把注意力放回到眼前的螢幕上,開始回憶自己學到的操作要領:
“接地刀閘分閘、隔離開關合閘、斷路器合閘……”
隨著他的一系列操作,電磁炮的電氣系統從冷備用狀態轉換到執行狀態。
當斷路器開關連通的一瞬間,電機狀態指示燈由紅轉綠,表明已經正式開始工作。
當然,因為此時尚無能量輸入,所以看上去仍然一切如常。
“準備裝彈!”
這是整個操作過程中,唯一一個需要在炮位上完成的工作。
另外三名炮組成員早已準備就緒,配合默契地開啟輸單機構,準備將兩個填滿的五發彈夾壓入其中。
相比一般的炮彈,電磁炮不需要發射藥作為加速動力,因此並沒有傳統概念中的藥筒結構,反而更接近一枚分裝式的脫殼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