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寂靜。
先不提支援還是反對。
除了早有準備的方鑑明和黃知濤以外,就算是華夏代表團這邊,一時間都有些沒反應過來。
原本,他們準備的內容相對常規,單純是關於“東方超環”的一部分測試報告,算是對itea委派任務的回應。
所以剛才彭覺先登臺的時候他們還在擔心,相比於前面羅伯特·赫爾的石破天驚,這樣平平無奇的內容是否會過於沒有吸引力,從而導致己方在後續談判過程中受挫。
現在好了,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取而代之的是,幾乎沒人知道後面的內容究竟會是什麼。
而前天才跟彭覺先見過面的金基珉更是一臉震驚,眼神裡滿是“阿西吧你們整這麼大活怎麼不提前通知一下?”的茫然和震撼。
實際上,這也實在不是前者有意隱瞞,否則至少不會對本國代表團成員保密。
實在是直到今天凌晨之前,這件事情都尚未塵埃落定。
而在收到常浩南給出的理論解釋之後,彭覺先儘管之前就已經對其內容有所瞭解,但還是了幾個小時才自己看懂,再加上臨時修改講稿的功夫,已經非常緊張了。
與其在進入會場之後再臨時通知大家,還不如帶來一個真正的驚喜。
反正今天也不需要其它成員做什麼。
總之,好幾名華夏代表都忍不住張了張嘴。
但在這樣的正式場合,又不可能自己質疑自己,所以只好憋住。
最先反應過來的應該是現場的會務,趕緊把投影儀切換到了華夏代表團的訊號通道。
幕布上面法語的“感謝傾聽”頓時變成了一行加粗的英文標題。
“鋸齒震盪和等離子體崩塌現象的模型解釋及理論控制方案。”
直到這時,下面才有第一名代表反應過來:
“難道華夏方面覺得,赫爾院士設定的目標無法實現?”
按理來說,目前還沒進入qa環節,不應該有人提問。
但此情此景之下,顯然也沒人會在乎這些細節。
包括彭覺先本人。
“這倒不是……我認為赫爾院士的目標可以實現,但並不具備工程角度的價值。”
他說著把ppt切換到了真正有內容的第一頁。
“各位請看,這份等離子體波形示意圖來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textu中型託卡馬克裝置。”
之所以選擇一座中型託卡馬克裝置,是因為華夏已經在2007年購買了textu並在隨後重建為jtext,從而掌握到了全部一手資訊。
但因為還沒來得及正式投入應用,所以這些實驗資料仍然是早年間由美國公開的,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質疑。
略微停頓幾秒後,彭覺先又繼續道:
“儘管規模相對較小,但各位可以和剛才赫爾院士給出的資料進行一下對比。”
現場的上百道目光頓時齊刷刷地投向法國代表團的方向。
突然成為焦點的羅伯特·赫爾雖然有點不妙的預感,但如今已經被架起來也不可能回絕,只好點點頭,示意旁邊的秘書把他ppt上的波形圖也調出來。
很快,二者的波形便重疊在了一起。
宛如兩把交叉刺入舊理論的利刃。
“請注意環向磁場與極向磁場的頻率比。”
彭覺先放大座標軸,原本被法國人壓縮的縱座標瞬間撐滿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