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剛把手中的報告來回翻了兩遍,卻並沒有看到自己最關心的部分。
於是合上資料夾,抬起頭向面前的劉錫雲問道:
“小劉同志,你剛才說……之前的測試還失敗了一次?”
實際上,導彈,尤其使用固體燃料的戰術導彈,發射成功率本身就沒有那麼高。
對於這個型號的測試標準來說,六發五中甚至都算合格線以上,是可以做定型認定的。
只不過林成剛本人並不是在做定型測試,而是利用這次機會驗證新技術,所以才對這部分內容格外關注。
劉錫雲點了點頭:
“是的……”
但緊接著又猶豫了一下,解釋道:
“其實如果導彈安裝了一個正常的無線電近炸戰鬥部的話,那麼跟目標之間交錯而過的距離應該是足夠引爆的,只不過我們測試的標準比較高,需要導彈直接命中才會觸發戰鬥部,所以沒能擊落目標……”
說到這裡,他又換上略帶玩笑的語氣補充道:
“當然,如果按照最近比較流行的說法,大概也可以算是‘部分成功’?”
如果擱在往常,技術人員玩這種文字遊戲肯定要被拎出來點名批評。
但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並非是真的推卸責任,而是在點大洋彼岸的老對手,所以也不至於上綱上線。
正所謂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該放鬆的時候也不能一直緊繃著。
一時間,整個測試區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不過畢竟正事當前,所以眾人還是很快收斂起情緒。
“我的意思是,這份報告裡怎麼沒提到相關內容?”
林成剛重新嚴肅起來。
或許是因為他的語氣過於急切,劉錫雲稍微愣了一下。
這時候,一直在旁邊沒說話的程廣偉提醒道:
“那枚導彈大概半小時前才剛剛被回收,還需要進行拆解和檢測才能做最終的歸因分析。”
前者也意識到是自己有點過於著急了,而且對方剛才還提到過事故原因正在分析當中。
但事已至此,他還是準備給自己挽一波尊:
“呃……那測試階段保留下來的原始資料呢?或許可以從中看出些什麼。”
儘管覺得人腦分析原始資料這種行為有點離譜,但反正不是什麼苛刻的要求,所以劉錫雲伸手示意了一下旁邊那輛經過改造的89式裝甲運輸車:
“這個就在指揮車裡面,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