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才有了這第五艘成員。
但由於對方第一艘安裝宙斯盾系統的世宗大王號驅逐艦尚未服役,因此只能安排一艘排水量更小、且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通用驅逐艦參與。
顯然與金剛號之間有著質的差距。
“哼……二等盟友罷了……”
他把這句話默默唸叨幾遍,彷彿找到了一絲奇妙的優越感。
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
與此同時,夏洛伊號巡洋艦的CIC內,卻是一副全然不同的緊張景象。
艦隊指揮官保羅·霍克少將正一臉嚴肅地緊盯著面前螢幕上由資料鏈傳輸而來的衛星軌道資料,等待著最終發射視窗的來臨。
宙斯盾系統的AN/SPY1雷達從一開始就是面向艦隊防空設計,雖然經過改造,但不論是探測距離還是視野角度,都並不支援獨自完成反衛星任務。
尤其是前期的預警資訊,只能由航天測控網對資料進行共享。
但再怎麼高效的資料鏈也是有延遲的,同時標準3面對500公里軌道的攔截視窗又異常狹窄,對於指揮官的經驗要求非常高。
“艦長,航毛伊島光學觀測站通報,目標衛星已經進入轉移軌道!”
身後無線電操作員的聲音,讓霍克的大腦瞬間繃緊了弦。
“全體成員就位,將宙斯盾系統調整至半自動作戰模式!”
稍微猶豫片刻之後,他又額外補充了一條指令:
“通知金剛號,讓他們可以啟動資料鏈和防空指揮系統,但仍然禁止開啟雷達。”
隨著他的指令下達,整艘軍艦如同一部運轉良好的機器,開始飛速活動起來。
“報告艦長,已成功接入C2BMC系統!”
“報告艦長,軌道資訊獲取成功,準備輸入攔截器火控中心!”
“熱電池啟動,導彈通電完成!”
“慣性測量裝置歸零……”
“LEAP戰鬥部導引頭開始冷卻……”
“……”
標準3的前兩級與夏洛伊號已經無數次發射過的標準2系列相同,宙斯盾系統會自動完成檢查,並不需要進行任何額外的工作。
但額外加裝的第三級和戰鬥部(第四級)卻是艦上所有人過去都沒接觸過的,因此每一步都需要格外注意。
幾分鐘後,導彈準備完成,進入隨時待發狀態。
同時,以窄脈衝和凝視狀態工作的SPY1B雷達捕捉到了一個連續可見的訊號。
&n,幾乎處於反導模式下探測能力的極限。
“向航天司令部重新請求一遍目標軌道資料,一定要100%確認核准無誤!”
霍克明白,本次任務的一切都瀕臨極限,因此雷達解析度並不完全可靠。
正在天上飛行的太空器數量成百上千,萬一打了個錯誤的目標,哪怕作為美國海軍,也是非常棘手的麻煩。
好在正處於軌道轉移過程中的UARS衛星特徵過於明顯,因此C2BMC系統很快傳回了目標確認無誤的訊息。
霍克深吸一口氣,雙眼緊盯著螢幕上的目標引數。
十幾秒過後,衛星進入位於鄂霍次克海上空的攔截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