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落實在具體的演算法實現上……傳統的網格劃分,我指的是,甚至包括拉格朗日網格法這樣的移動網格,都很難滿足這篇論文中對於網格生成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要知道,絕大多數兩相流介面,本身就是隨時間而高速變化的,原本的LSM法不嚴格守恆,在針對1秒以上的長時間模擬中根本無法保證精度。”
“而常教授的這個新演算法,雖然在處理帶發散自由速度場的二相流問題時實現了守恆,但笛卡爾座標系下的生成效率又要降低……”
說到這裡,前者摘掉眼鏡,揉了揉有些酸脹的眼角:
“當然,這篇論文還是預印本,裡面關於演算法的具體實現過程涉及不多,但除非計算機的運算速度相比現在出現34個數量級的提升,否肯定沒辦法解決長軸距時間引數下的CFD問題,所以我推測作者可能是找到了某種特定的條件作為算例,才得到了文章裡那麼漂亮的結果……”
“你們知道,就算是NS方程,人們都已經找到上百個特定情況下的解析解了,以常教授的數學水平而言,我想這並不困難……”
“……”
應該說,詹姆森不愧為上個時代最優秀的CFD專家。
他幾乎是在短短二十分鐘裡,就一眼看出了常浩南論文中最薄弱的部分。
也就是笛卡爾座標系下的網格生成效率。
只不過,畢竟已經是“上個時代”的CFD專家。
對於新時代新技術的威力,終究還是出現了誤判……
當然,在眼下這個時間點,黑爾茨肯定還是高興的:
“所以,我們後面的工作……”
“照常進行。”
詹姆森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我的Synplane模型已經進入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最佳化階段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利用傳統的有限體積法,把描述流體的座標系統固定在流體質點上,並讓其隨流體一起移動,可以實現準確追蹤介面演化過程的效果。”
“目前我的課題組正在嘗試對網格進行拓撲化重構,來解決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畸變問題,只是要引入特殊的節點搜尋技術來確定節點的鄰接關係,這部分工作有些繁雜,不過最晚到今年年底之前,應該就可以推廣進入商業化應用了。”
面對處於優勢地位的火炬集團,COMSOL Multiphysics除了走價效比策略以外,另一個重要的優勢就在於更新頻率極快。
正式上線後一年多,就已經推出了第二個大版本。
尤其是對於行業前沿的功能,只要能透過效能測試,就先塞進去再說。
這對於大部分研究機構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TORCH Multiphysics則完全相反,在1.0正式版發售後,總共只推送了三次小規模更新,但勝在效能極其穩定,只要按照操作手冊來,幾乎不會出現震盪或者發散。
不過,這也導致COMSOL必須維持這種高強度的更新,所以業務壓力很大。
他們計劃在2001年年底再推送一個大更新,把軟體版本號提升到2.5。
而Synplane這個可以同時對整架飛機進行流體力學結構力學最最佳化設計的模型,正是2.5版本的“撒手鐧”內容。
因此,聽到這份保證,黑爾茨剛剛緊繃的神情總算放鬆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