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總結的確實很到位……”
“……”
一路邊走邊聊,二人很快來到了位於最頂層的會議室門口。
早在幾天之前,常浩南就已經開始在這裡準備需要的資料了。
因此,當王曉模推門而入之後,第一眼便看到了好幾面被公式和電路模型圖填滿的黑板。
這種情況,本來應該更適合PPT來發揮的。
但做PPT實在是太麻煩了。
交給學生做,學生又不懂。
總不能讓侯院士給他當苦力吧?
於是,常浩南索性偷了個懶,把前些天討論和計算過程中寫下來的黑板全都搬了過來。
“這是……”
突然置身於一片數學符號的汪洋之中,恐怕牛頓或者高斯來了也得懵上個幾秒鐘。
不過,王曉模畢竟早有心理準備,倒是很快就恢復了過來。
“上次在南鄭那會,我就猜到你小子的腦袋裡肯定藏著東西呢……”
他一邊找了個視野良好的位置坐下,一邊半開玩笑地對常浩南說道:
“來吧,看看我們常總又整出來點什麼新花樣!”
看著已經擺開架勢準備記筆記的王曉模,常浩南脫掉外套,緊接著鬆開了襯衫最上面的扣子:
“這還是我上個月聽了你介紹之後才想到的一個新思路。”
他說著徑直來到第一面黑板旁邊:
“在南鄭那會你和我說過,相控陣雷達在進行寬角掃描時,雷達的渡越時間和孔徑效應會導致訊號的瞬時頻寬受限,需要採用子陣延時或者單元移相結構來改善這種問題。但是傳統微波波導或者電纜線的實時延時線損耗大、色散強、頻帶窄、體積和總量還超標。”
“正好我最近在做一個鐳射加工的專案,就是用光纖鏈路取代電纜傳遞訊號,所以就想著能不能把光纖也用在雷達上面。”
王曉模一隻手扶著下巴,另一隻手拿著圓珠筆在筆記本的封面上有節奏地敲擊。
這是他在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
“單純用光纖做TTD,倒是不算特別新的思路。”
趁著常浩南說完一句話的功夫,王曉模緩緩開口道:
“我知道大概10年前,美國休斯公司就嘗試過這個辦法,只是中間的光電轉換過程實在太多,最後據說是多出來了40分貝的訊號損耗,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而常浩南早就猜到了對方會提到這個案例,當即點了點頭:
“您說的那個專案我也查到過資料。”
“不過,他們雖然用了光纖做TTD,但切換各延時通路的過程仍然採用了多個鐳射器加一個n1:n2光纖耦合器再加多個光探測器的電開關形式,每個開關結構都要多出來4*8總共32組光電轉換過程,噪音大是必然的。”
聽常浩南直接切中要害,王曉模拿著筆的手停下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