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恆溫恆溼的特製機庫了,華夏空軍現在連能遮風擋雨的機棚都沒多少,絕大多數飛機都是露天停放的,前些年還因為刮颱風,一次損失了全軍超過一半的可用三代機。
丁高恆聽後也一臉恍然大悟地點頭,顯然是認同了常浩南的說法:
“也就是說,會有一種同時滿足長壽命、高耐受力和吸波效能的材料?”
“我知道隱身飛機除了外形以外,在機體表面也要塗上吸波材料降低RCS反射,就像潛艇的消聲瓦一樣。”
“這是我之前跟C.B.法拉利那邊工程師交流的時候,透過他們競爭對手的技術獲得的靈感,可以自動修正和補償裝置的機械幾何誤差,減少待機時間和維修費用。”
畢竟僅僅三年以前,航空工業還在為一種國產二代半戰鬥機可能無法按時服役而發愁。
“正式投產可能還沒那麼快,現在只是裝置完成了安裝,正在測試各項子系統,如果沒問題的話,大概下個月初就能開始試生產,計劃是先給112廠那邊造一個批次殲11B的鈦合金隔框,把老機體的焊接工藝給替換掉。”
而且,真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的話,由於起點實在太低,雖然最近幾年幾乎每個月都能聽到各種技術突飛猛進的訊息,但真正落實下來,還是一個尚未服役國產三代機的狀態……
於是,他馬上切換了一個稍微現實些的話題:
“說起來,我看前些天提交上來的報告,江重的那臺鍛壓機,很快就要投產了?”
所以常浩南也只能合理推演一下。
思維跳躍有點大,好在常浩南最近這一個星期就在江城跟進這件事,所以腦子還能跟得上:
丁高恆算是半個搞精密儀器出身的,聽到這塊頓時兩眼冒光:
丁高恆在心中告誡自己,作為軍工系統的負責人,他無論如何不能失去理智。
常浩南迴答道:
不然實在是伺候不起。
錢還是其次,只要開印鈔機就行,關鍵是戰術飛機的飛行頻率和裝備數量都比戰略轟炸機高得多,在隱身塗層維護上面的每月平均工時簡直離譜,實在找不到那麼多人來幹活。
不過他在眼下這個時間顯然也不能把話說太滿,因此後面又加了一句:
“當然,具體操作起來,還是要等到真正開展技術攻關之後,才能得到比較可靠的資料,這次如果能分析出B2上面用的材料基底,到時候就可以減少在這個方向上的投入,把資源集中到其它幾類技術上面。”
這個回答顯然有點繞,以至於丁高恆花了幾秒鐘時間才反應過來:
目前對隱身材料有應用的唯一國家就是美國,按照常理來說哪怕不想辦法原樣複製,也應該沿著對方的方向摸索下去。
“咳咳——”
“我是說,會不會有什麼研究價值?我是指……隱身方面的。”
“為什麼說是排除一個錯誤答案?”
導致自己飄了的始作俑者應該還是在眼前給自己倒茶這位。
“展覽倒是次要的。”
“尤其是這次跟歐洲籤的那一攬子協議,幾乎取消了所有計算機軟硬體貿易層面的壁壘,對於我們出海搶佔市場很有價值……”
丁高恆端起茶杯,放到嘴邊輕輕吹了吹:
“商貿部那邊的內部訊息,你先不要往外說。”
“在盟軍行動結束之後,美國那邊推進我們加入WTO談判的積極性突然提高,在農業和通訊等幾個領域跟我們各退了一步,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十月一之前,就能把入世的事情徹底敲定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