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點映】,就是電影在全國上映前,找幾個試點,進行放映。
通常呢,也就是排個幾場,或者幾十場。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試水。
這些觀眾,就像是小白鼠。
可以透過他們的觀影反饋,來了解一部電影的潛力。
可駱墨沒打算這樣小打小鬧。
“排個幾十場,有什麼意思。”
“咱也根本不需要試水啊。”
在藍星,還沒有出現過【大規模點映】的現象。
這種操作其實很騷。
雖然沒有正式上映,電影根本就不是全國各地都能觀看到,但點映的場次非常多,投放的城市也非常多。
好傢伙,你把這一天一萬多場的電影,叫點映?
你這個【點】,是一萬多點嗎?
《我不是藥神》當年在地球上,就是這樣玩的。
一開始,只在六月二十五日,【點映】了兩場。
6月26日,則是11場。
這一切看著,都還挺正常的。
然後,一到6月30日,就激增到了1.4萬場!拿下了近一千五百萬的票房。
到了七月一日,更是直接“點映”了2.3萬場,拿下了3500萬的票房!
整部電影,在正式全國上映前,就這樣大規模點映了整整四天。
一部還未正式上映的電影,就這樣總票房達到了1.6億以上!
票房方面,倒還是次要的。
超高的口碑才是最可怕的!
這能起到的宣傳效果,是極其恐怖的。
這會使得電影正式上映的第一天,票房直接爆炸,然後一路走高。
同時,這種操作也會讓各大院線在進行首日排片時,進行資源傾斜。
“這部電影【點映】時都這麼猛了,口碑還那麼好,還不趕緊給它多排幾場?”
此類騷操作,在地球上還有一部猛片,也做了。
那就是在次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也是直接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在全國上映前,累積票房就已經很高了,然後口碑就已經直接發酵了!
這其實便是一種較為另類的營銷手段與宣傳手段。
此時,藍星華夏的各大院線,在瞭解清楚駱墨工作室的意思後,一個個也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