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司琰跟他們還來往,不想跟周家其他人來往,正合他們意,畢竟要是周家那些捧著周妃母子、曾對他們家捧高踩低的人這會兒奉承司琰,司琰不介懷,還同他們來往,將來還會給他們好處,他們才要氣的吐血呢。
既然他們覺得司琰不搭理周家那些捧著周妃母子的人,讓他們很爽,這樣的話,他們怎麼還會幫他們說話。
當下看他們奉承,便冷冷地表示,他們不是喜歡捧周妃母子麼,繼續捧他們去吧,還找他們做什麼。
聽的依附周妃母子的人不由既尷尬又不高興,卻也沒辦法,因為司琰都成太子了,他們還能怎麼辦?
只能期盼皇帝的身體能好起來,然後詛咒司琰太子當不下去,到時周妃母子依然還有機會,他們也就還有機會了。
承恩公府的王大奶奶聽說司琰封了太子,也不由驚了。
這是她最怕的事,沒想到還是發生了。
王大奶奶暗道,要早知道最終勝利者是司琰,她要是重生者,肯定會選擇嫁三皇子為皇子妃,那樣將來就能是皇后了,而不是這會兒,守著個落魄承恩公府就算了,將來只怕還要因打過孫安然,被孫安然攛掇三皇子報復。
——她大概是忘了,她是汪家女,她當初要想嫁三皇子,根本不可能,因為汪首輔不想站隊三皇子。
對這種情況無能為力的王大奶奶,也只能像周家人那樣,期盼著皇帝身體變好,然後廢了司琰的太子,另選其他人為太子。
不管選誰,總比是司琰當太子,將來做皇帝好。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古至今,被廢的太子不知道有多少。
不過那些盼著皇帝身體能變好,然後司琰太子當不成的人,顯然是實現不了這個願望了。
因為很快,皇帝的身體就扛不住了。
而周妃看皇帝的身體很快扛不住了,不由擔心起來,當下便哭著求皇帝救救他們母子,說她害怕皇帝駕崩後,他們母子會被周皇貴妃母子清算。
嬌妾幼子這般可憐,皇帝也有些扛不住,當下便下旨,封十皇子為親王,並加封周妃為貴妃,加封周妃孃家為伯爵。
因汪首輔死後,朝上暫時還沒出現新的權臣,再加上皇帝快要死了,大家也賣他一個面子,所以這些前朝都透過了。
當然了,皇帝不想兒子們說他偏心,所以不光替十皇子封了王,還給除了五皇子以外的其他皇子,也都封了王,其中二皇子因為犯了錯,只封了郡王,其他都封了親王。
這不光是為了表示他不偏心,還是怕司琰將來查出來其他皇子犯了什麼事,不給他們封親王,甚至定罪,廢為庶人。
他雖最疼十皇子,但對其他兒子,自然也不想看他們不但皇位得不到,連榮華富貴都得不到,所以便這樣做了,也不管封了這麼多親王,會給司琰增添多大的負擔。
雖然這樣封王,司琰上位後,查出他們犯了事,照樣可以奪了他們的王位,但總比沒封王,司琰直接卡著不給他們封強,因為眾人現在已經封了王后,司琰可能看在自己親自封王的份上,不再秋後算賬,就隨他們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