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直升機?
現代武裝直升機的確是坦克的天敵,但那是建立在武裝直升機和反坦克導彈足夠成熟的基礎上的。
現在要是派武裝直升機對付“虎式”,其火箭彈無法威脅“虎式”,而鬼子的重機槍卻能將直升機打下來。
王學新有些想不通,史上鬼子陸軍一直沒有足夠的資源發展坦克,為什麼現在居然會仿製造價如此高昂的“虎式”。
不過稍加思考王學新就明白了:這或許與鬼子戰略方向的轉變有關。
鬼子是個島國,作為一個島國當然要大力發展海空軍,原則上只要海空軍足夠強大就沒有任何敵人能威脅其本土安全,這使鬼子將大量的資金、人才和資源封在了海軍及其航空兵上,大造軍艦、航母、艦載機,以至於陸軍連造坦克的鋼材都不足。
現在就不一樣了……
鷹醬海軍在王學新的指導下提前取得了優勢而且還是無法面對的優勢嚇壞了鬼子,鬼子決定將戰略方向轉移到華夏大陸做好與鷹醬決戰的準備。
既然如此,戰略重心和資源當然要往陸軍傾斜,於是鬼子關東軍不僅裝備了最新型的“飛燕”戰機還仿製並裝備了“虎式”。
能夠打敗“虎式”的就只有……王學新想到了在運城的斯金奈。
斯金奈一直在運城對反坦克導彈做改進專案。
反坦克導彈的改進並不簡單,原因是這時代的陀螺儀有藍球那麼大,裝上它雖然能正常飛行也能命中目標,但無論是體積、故障率、命中率等實戰效果都無法令人滿意……中部有一個老大的陀螺儀擋住視線射手很難瞄準目標飛行軌跡也不穩定。
王學新一個電報發給斯金奈:“少校,你的專案進行得怎麼樣了?我們可能需要你正在研發的東西!”
“是嗎?”斯金奈高興的回答:“太棒了團長同志,我們正在為它的實戰測試發愁呢,您需要我們去哪?”
原來,斯金奈完成陀螺儀小型化已經有段時間了,但他研發的東西始終不受重視,幾次要求鷹醬投入戰場測試都遭到拒絕……這或許是斯金奈的命運,當年他研發的火箭筒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忽視,現在研發了反坦克導彈依舊是這情況。
不過這似乎並不奇怪。
因為此時的鷹醬沒有多少反坦克需求:
北非戰役已經結束,鷹醬和日不落的軍隊正在山區與漢斯小打小鬧打陣地戰,將來就算諾曼底登陸也是用戰機轟炸敵人坦克,為什麼要用這種士兵近距離炸敵人坦克的危險裝備?
至於太平洋戰場與鬼子的戰鬥,就更不需要反坦克導彈了,“謝爾曼”坦克在那裡是王者。
而且不僅是鷹醬,就連八路軍都沒有反坦克導彈的需求……八路軍擁有T34和“謝爾曼”已經在坦克戰中略佔上風,另外還有廉價的可以批次裝備的火箭筒,對付鬼子的薄皮坦克綽綽有餘,為什麼要反坦克導彈?
結果就是斯金奈的反坦克導彈死活都“賣”不出去,一群研發人員為“需求”發愁……如果沒有需求,這種裝備似乎就沒有研發的必要,研發也就面臨結束了。
這會兒一聽王學新說需要這種裝備,原本一個個像蔫了白菜似的研發人員馬上就像打勝仗似的歡呼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