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垂下眼,默默唸了一句。
這要是在北海,師父你還無病無傷,上萬人的敵營進出自如呢。
2
中元一年,天元帝大喪出殯,靈柩由殯宮出發經玄武門經太廟前往帝陵。
戴孝登基的中元帝一身白布孝服帶領皇后妃嬪皇子皇孫以及文武百官隨靈柩行至太廟行太廟禮。
百官武摘冠纓文服素縞,臺階上下北面序立,禮成,京城內各寺齊齊鳴鐘,送葬隊伍則在鐘聲中緩緩往帝陵而去,沿途百姓夾道跪迎,白色紙錢飄搖如雪。
靈柩經過將軍府,徐管家早已帶著府裡所有人在門口列隊跪迎著了,我穿著白衣白裙跪在徐管家身後,只是在長長的佇列裡尋找師父的身影。
滿眼卻只看到那臺驚人巨大的法船。那是用來靈柩入葬皇陵前焚燒獻祭的,足有六七十丈,全由綾羅綢緞紮成,船上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金瓦銀柱高殿圓池無所不有,船上還有上百名侍從太監,宮女船伕,扎得栩栩如生,風吹起他們身上的綾羅衣物,彷彿隨時都會從船上走將下來。
平民百姓哪見過這樣的稀罕物,我聽到有人小聲議論:“這得花多少錢啊……”
“那可是皇帝家。”
“還不都是我們養著。”
“噓……想死啊。”
送殯隊伍綿長得彷彿沒有盡頭,靈柩前大隊儀仗過去了,法船過去了,靈柩過去了,終於到穿孝的皇族車馬出現,新帝坐在素錦遮蔽的龍輦上,兩位皇子緊隨其後,均是在馬上,子錦一身孝服神情肅穆,讓我想起那日他夜半出現在將軍府裡,黑衣黑袍,眼色沉沉地看著我,許多話要說的樣子。
但是在日光下看過去,又是不一樣了。一個平日裡嬉笑風流的人一旦靜下來,竟是比習慣了肅容的人更為肅穆,就連眼下那顆痣都鋒利起來,目光過處令人不敢逼視。
但真是美的,就連兩側御林軍都阻止不了跪在地上的那些平民百姓的偷偷窺視與竊竊私語,尤其是那些姑娘們,一個個在抬頭低頭之間紅了臉。
大概只有我,看著看著就覺得怕了,忍不住更加伏低了一點身子,徐管家立刻注意到了,也不說話,往我身前動了動身子,將我擋了個嚴嚴實實。
再過了一會兒,原本週圍竊竊私語聲突然大起來,幾乎可算得上是某種喧鬧了,當中還混雜著御林軍的呵斥聲。
我又抬起頭來,一眼便看到了師父。
將軍素袍銀甲坐在馬上,寒風裡臉色仍有些蒼白,但全不妨礙其朗朗英姿,京城百姓都是知道狩獵時那場意外的,之前還有許多人到將軍府門前守著進出的童僕與廚娘,問一聲將軍可好,現在看到他安然無恙地出現在出殯隊伍中,就算知道這是國喪之日也有些壓不住的激動。
這一陣喧鬧讓走在先頭的那些皇子都紛紛回頭看了過來。御林軍便伸出長槍喝止了起來,終於將場面控制下來。
將軍一直沉默,在馬上目不斜視,只有在經過將軍府的時候微微偏過頭來,像是在尋找什麼。
我正抬著頭,目光與師父的遇在一起,我覺得擔憂一定是從我的臉上流露出來了,因為師父忽地柔了眼色望我,視線裡帶著看得到的溫度,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都讓我覺得被溫柔地安撫了。
師父只看了我一瞬便收回目光繼續向前,隊伍緩緩經過,最終消失在長街盡頭,街上百姓紛紛站起身來活絡早已跪僵的膝蓋,徐管家伸手來拉我,我仍舊望著師父消失的方向,久久不願動彈。
徐管家就道:“快些進去吧,外頭冷。”
“大禮什麼時候結束呢?還要很久嗎?”
徐管家帶著大家進府,邊走邊答我:“早呢,靈柩得一路護送到西郊皇陵去,到了那兒有欽天監負責祭天祭祖,接著送先帝入地宮,皇上和大臣們都得一一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最後封陵,不到戌時是完不了的。”
“要這麼久……”我驚了:“師父還要吃藥呢。”
徐管家看著小樹他們關上大門,這才對我微笑了一下:“知道你擔心將軍,不過今日是不行了,等將軍回來吧。”
我很是失望,之後做什麼都有些心神不寧的,時不時抬頭看看天光算著時辰,覺得這一天過得無比漫長。想要出去走走,又想起今天是國喪之日,京城所有店鋪均閉門歇業,街上到處都是巡查的京畿衙役,出了門也沒什麼去處。
就這樣等著熬著,等天黑下來的時候,我在將軍府大門口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個圈子了。
沒想到最後等來的,卻是宮裡的內侍。
小太監站在前廳尖著嗓子說話,說皇上御旨,欽點徐將軍留守乾清宮,為先帝守靈,特此過來知會府內。
徐管家不要我出去,自己帶著人跪聽了,之後又帶著人送那小太監出去,我在偏廳裡聽得急了,等徐管家回來立刻跑出來說話。
“為什麼單要師父守在乾清宮裡,師父的傷還沒好透呢。”
徐管家拉住我:“不會單要將軍守著的,大喪有這個規矩,入葬後三天皇上和皇子們都要在乾清宮守靈,以示恭送先帝,文臣武將總要有幾個輪流陪著,明日將軍一定會回來的。”
“可師父還在吃藥呢。”
徐管家白花花的眉毛皺在一起,開始嘆氣:“一朝為臣……”
“徐管家,又有人來了。”小樹跑進來。
“誰?”我和徐管家同時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