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心中一動,景泰帝已經死了數年,仍有不少支持者,比如楚王。
景泰帝登基不久,封楚王為指揮使,之後君臣攜手六十年,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尤其是諡號為厲,徹底否定景泰帝一生功績,引得許多人為其鳴不公。
此時任楚王為使者,見證成佛,對修士來說是大機緣,或可拉攏景泰舊人。
隆慶帝點頭道:“依愛卿所言,封楚王為斬妖司使者。”
“陛下英明!”
……
隆慶帝說道:“傳妙善禪師。”
君臣對話沒有施法隱瞞,百官聽聞訊息,再無心議論,關乎仙佛才是真的大事。不少官吏思索,如何拿下使者之位,或許能尋得仙緣。
楚公公上前一步,高聲道:“宣,佛域高僧妙善覲見!”
片刻之後。
妙善進入太和殿,跪在地上行大禮。
“阿彌陀佛!貧僧妙善,拜見大乾皇帝!”
上次覲見在萬壽宮,還是景泰帝在任,強行讓妙善跪拜。此次來訪,名義上是佛域使者,原本妙善要平等以待,結果經歷清風小築一事。
妙善感覺大乾水太深,自己把握不住,還是乖乖跪拜。
“大師平身。”
隆慶帝說道:“法海大師是朕好友,未曾想數載不見,竟要得證菩提。”
妙善聞言,心中不禁鬆了口氣,慶幸行了大禮。關於法海大師的傳說,自隨殺生羅漢拜入佛域之日,就從未有過停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海大師擅以力服人。
“陛下,法海大師有言,所創斬業佛法,來源於斬妖司。”
妙善說道:“如今證菩提,必須請大乾使者觀禮。待成佛後,會特意來大乾宣講佛法,度化眾生。”
隆慶帝聞言連連點頭,法海大師如此言行,日後又是大乾支柱。
“杜愛卿,此去佛域,便以你為首,莫要失了朝廷威嚴。”
“臣,遵旨!”
杜思領命後,說道:“陛下,法海大師與斬妖司淵源深遠,不如帶上斬妖司指揮使,以顯親近。”
“合該如此。”
隆慶帝撫掌說道:“周先生與法海大師是至交,理應一同前往。”
妙善心中一突,連忙說道:“陛下,貧僧已經為周先生送去請柬,法海大師特意叮囑,證菩提之前會與周先生論道。”
隆慶帝說道:“既然如此,就以斬妖司同知……”
這時有宗室上前,躬身道:“稟陛下,法海大師在斬妖司時,楚王任指揮使,二人關係頗為不錯。”
隆慶帝心中一動,景泰帝已經死了數年,仍有不少支持者,比如楚王。
景泰帝登基不久,封楚王為指揮使,之後君臣攜手六十年,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尤其是諡號為厲,徹底否定景泰帝一生功績,引得許多人為其鳴不公。
此時任楚王為使者,見證成佛,對修士來說是大機緣,或可拉攏景泰舊人。
隆慶帝點頭道:“依愛卿所言,封楚王為斬妖司使者。”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