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還有不少難題,比如調動修士為百姓施法,首先讓其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
這時。
楚公公耳邊收到內侍傳訊,當即低聲向隆慶帝彙報。
內侍司大監以往都是一代皇帝換一位,畢竟是貼身護衛,必須信得過。結果弘德帝登基兩年身死,還未來得及換,隆慶帝手邊無人,正好拉攏楚公公。
於是,楚公公成了大乾史上,唯一執掌三朝內侍司的大監。
“陛下,佛域妙善禪師,請求覲見。”
隆慶帝記得妙善,曾在京中聽其講佛法,疑惑道:“可知是何事?”
楚公公言語間多有羨慕:“妙善禪師言稱,法海神僧將證菩提,邀請大乾朝廷遣使觀禮。”
“法海神僧……”
隆慶帝迅速翻閱記憶,欣喜道:“原來是周先生好友,既如此,也就是朕的好友。朕的好友將成仙佛,必須送上重禮!”
楚公公提醒道:“當年法海神僧在斬妖司立功,先帝賜下羅漢舍利。”
至於景泰帝賜下羅漢舍利,是否有其他圖謀,楚公公不清楚,也不好議論先帝。
“竟然還有此因果,那更應該去了!”
隆慶帝說道:“傳妙善禪師。”
君臣對話沒有施法隱瞞,百官聽聞訊息,再無心議論,關乎仙佛才是真的大事。不少官吏思索,如何拿下使者之位,或許能尋得仙緣。
楚公公上前一步,高聲道:“宣,佛域高僧妙善覲見!”
片刻之後。
妙善進入太和殿,跪在地上行大禮。
“阿彌陀佛!貧僧妙善,拜見大乾皇帝!”
上次覲見在萬壽宮,還是景泰帝在任,強行讓妙善跪拜。此次來訪,名義上是佛域使者,原本妙善要平等以待,結果經歷清風小築一事。
妙善感覺大乾水太深,自己把握不住,還是乖乖跪拜。
“大師平身。”
隆慶帝說道:“法海大師是朕好友,未曾想數載不見,竟要得證菩提。”
妙善聞言,心中不禁鬆了口氣,慶幸行了大禮。關於法海大師的傳說,自隨殺生羅漢拜入佛域之日,就從未有過停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海大師擅以力服人。
“陛下,法海大師有言,所創斬業佛法,來源於斬妖司。”
妙善說道:“如今證菩提,必須請大乾使者觀禮。待成佛後,會特意來大乾宣講佛法,度化眾生。”
隆慶帝聞言連連點頭,法海大師如此言行,日後又是大乾支柱。
“杜愛卿,此去佛域,便以你為首,莫要失了朝廷威嚴。”
“臣,遵旨!”
杜思領命後,說道:“陛下,法海大師與斬妖司淵源深遠,不如帶上斬妖司指揮使,以顯親近。”
“合該如此。”
隆慶帝撫掌說道:“周先生與法海大師是至交,理應一同前往。”
妙善心中一突,連忙說道:“陛下,貧僧已經為周先生送去請柬,法海大師特意叮囑,證菩提之前會與周先生論道。”
隆慶帝說道:“既然如此,就以斬妖司同知……”
這時有宗室上前,躬身道:“稟陛下,法海大師在斬妖司時,楚王任指揮使,二人關係頗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