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她這樣一句話,李淮實在不容易啊!
嘆了口氣,兩人繼續往前走。
出府院大門,下面的人早已幫他們將馬備好,騎上馬,趁夜往城外的防四軍營而去。
進去軍中營帳時,李淮大概將防四軍的情況給她講了一下。
這防四軍是一直駐守在京城外的護城軍隊,一共編排了一萬人,正都統李淮,副都統戴昌峻,協都統、參領、軍校一共二十八人,及皇帝登基後,一直由晉王直接調遣,五年前,晉王被告策劃謀逆,被賜毒酒,晉王府其餘人被髮配到北疆充軍,這防四軍便收回了皇帝手下,這些年來,皇后一直想將軍令爭到太子李權手中,朝上也不時有臣提出這類諫言,但皇帝自有打算,趁胥王大婚,由季大將軍口出諫言,這防四軍,就落到了李淮手中。
李淮才剛掌管不到兩月,防四軍就鬧出軍亂這等大事,朝堂之上,有不少說辭。
自然是太子一派的人,藉機說胥王爺無能掌管防四軍,想要逼皇帝收回防四軍軍權。皇帝為一國之主,就算再有私心,也不敢充耳不聞,只得督促李淮趕緊將軍中整頓,把潛在隱患給連根拔起,避免以後再出現此類事件。
李淮很清楚,若再鬧出事,皇帝那邊也頂不住的,到時候,好不容易得來的防四軍軍權,必然就落到了太子手中!
所以這些時日,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防四軍這邊。
“上次鬧事的人,現在怎樣了?”奚蘭一路跟著,到了軍帳裡面,就趕緊問。
他回答:“除了死傷的,其餘五十幾人,全部被關了起來。”
“可知道為何會打殺起來?”
軍中士兵之間有所摩擦觸碰,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瞭解清楚在行判斷,是最重要的一步。
“據說是兩個協軍校言語不合,打了起來,兩協軍校下面的人也這樣打了起來。”
“那兩協軍校還在?”奚蘭之所以這般問,是因知道大前夜鬧事時,死了不少。
李淮的答案,也正式了這一點。
“那兩個人當場就死了,互砍了對方數刀,終斷氣!”
一說到這個,他臉色難看。
都是軍人,沒上沙場奮戰,倒是在自家地界裡,互相殘殺。
這種事,無論發生在哪個軍營裡頭,都不可饒恕,外面的人,就抓住這個由頭,將事擴大肆意炫耀!
她聽了,腦子裡不免想象了當時的場景,若有所思的問:“互砍了對方數刀?何樣的仇恨,可以讓人這般?”
“說起原因來,也是奇怪,嚴挺問遍了活下來的所有參加當時打殺計程車兵,沒一個知道原因,更奇怪的是,這兩個協軍校一起入伍,還是老鄉,這些年在軍中關係一直都很鐵!”
奚蘭聽了這個,更加奇怪。
“既然是這種關係,互砍對方數刀,那也許是兩人常年就擠壓了很深的恨意才會這般吧?”
李淮也是這般覺得,因為那天他受了傷,還沒機會親自來盤查。
奚蘭又問:“那梁少聰是也是這兩個協軍校下面的人?”
李淮搖頭,清淡說:“本王當年看他聰明過人,便破例將他送到軍中歷練,如今,四年多時間,已是協參領的位置了!”說完,他回憶起來:“當年梁少聰破例進來,因為是謀逆之王府裡呆過的下人,沒少在軍隊裡被歧視欺負過!自然也有不少人,說過本王的閒話,這小子也勤奮耐苦,依靠自己的實力,後來給本王爭回了不少面子……”
她聽此,可以想象,即使知道有人會說閒話,他也將這梁少聰救下來,除了仁慈以外,對此人報以了很大的希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