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磚石和沙土直接就近取材,拆房子就可以獲得。
因為在此情景下,全城人的一切都收歸滿清朝廷所有了,別說房子,就連他們的身家性命都被徵用了。
得到命令的各門主將都行動起來,連老人、女人和孩子都組織了起來,爭分奪秒的搶修。
現在多勞累一些,待明軍再次攻擊時,就可以儘量的少死一些人,盛京城也能夠堅持得更久一些。
看到城內燈火通明,錦衣衛探子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李天龍沒有讓熱氣球在晚上冒險放飛,建虜無非就是在想辦法多做一些防禦措施,他下令炮兵對全城轟炸了一刻鐘,發現效果不大,便沒再理會了。
他不相信建虜透過一晚上,就能將瀋陽城修得像鐵桶一般。
城內,一個女人抱著自己剛被炸死的孩子抱頭痛哭,一個建虜士兵上前,直接一刀從她的後背刺穿。
可憐的女人迅速的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和她不滿十歲的孩子倒在一起。
那建虜士兵抽出帶血的刀,向周圍冷冷的道:“不準哭,也不準大聲說話、喊叫,否則,死。”
眾人木然,剛才沒有死在明軍的炮火之下,反而被自己人殺死的就有幾十個,都是在明軍的炮擊停止之後,還在喊叫、哭叫的人。
就因為之前有下過命令,不準大聲發出聲音。
可明軍的炮擊是無法預料的,自己至親之人在眼前死去,哭喊是正常的。
可大清的律令就是如此的不近人情,一旦下達,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阿濟格自然沒有心情去管那些普通人的死活,對他來說,城池若守不住,一切都完了。
所以,為了守住城池,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最終守不住,也不能留給明軍。
因為在他想來,明軍破城之後,必然會屠城。
反正都是死,還講什麼感情,都是棋子,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棄。
所以說,滿清所謂的全民皆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壓統治下被逼出來的。
在最高統治者眼中,除了他們自己,連那些貴族大臣都是奴才,何況這些最低層的人。
能為主子賣命,那是奴才們的榮幸。
阿濟格一直擔心明軍有什麼新的夜襲手段,所以一直派人嚴密監視著,一旦明軍有夜襲的動向,立即全力應對。
顯然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可他不知,李天龍絲毫沒有夜襲的打算。
因為己方擅長夜戰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兵力能夠迅速展開,若是兵力無法展開,夜戰的優勢就無從說起。
眼下己方只佔據一段三十丈左右的城垣,左右兩側城垣還被堵得死死的,下到甕城中,也很難攻上天佑門的城垣。
在這種情景下,不管是太陽燈、反光衣還是其他手段,都無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而且晚上熱氣球不太適合放飛,失去了熱氣球的空中優勢,己方就少了一大助力。
綜合考慮下,晚上夜襲的優勢遠不如白天。
所以,李天龍只派出一門火炮繞到東面去轟擊全城,每隔一段時間轟一炮,以襲擾城中的建虜,讓他們無法好好的休整。
而己方大軍,自然是養精蓄銳,以期明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