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皇宮太廟中,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一邊敲著木魚,一邊唸唸有詞。
因為下午那場慘烈的戰鬥,她已經知道了整個過程,真的是太過驚險了,竟然被明軍先一步登上城垣。
幸虧大清將士不懼死亡,奮勇戰鬥,這才未讓明軍攻入城內,盛京城得以保全。
不過她覺得,除了將士用命之外,少不了列祖列宗的保佑,因此第一時間來到太廟祭拜,以告慰先祖。
“今日一戰,萬分兇險,幸得列位老祖宗保佑,讓盛京城免遭塗炭。”
“然敵寇未退,盛京依然不寧,後輩子孫博爾濟吉特氏乞求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清將士能一舉破敵,保我大清祖宗萬世基業。”
她神情虔誠,焚香禱告,準備今晚就在太廟中服侍一夜,這是她認為自己現在唯一能為盛京城做的了。
突然,轟的一聲,一枚炮彈直接落在大清門附近,發出猛烈的爆炸聲。
爆炸的位置距離太廟已經不遠,整個太廟都微微顫動了一下,博爾濟吉特氏更是聽得真切,猛的驚了一下,手中敲擊的木魚也不由一停。
隨即,她迅速的恢復心神,繼續敲擊起來,口中再次唸唸有詞:“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清渡過此劫……”
幾個侍衛第一時間衝進來,連忙跪下,為首那人勸誡道:“明軍火炮驟至,此地已不太安全,還望皇太后保重鳳體,儘快撤離。”
博爾濟吉特氏再次停下手中敲擊的木魚,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她卻是大怒道:
“簡直豈有此理,胡言亂語,我大清列祖列宗靜修之地,有何危險?出去,領軍杖五十。”
為首的侍衛一驚,連忙磕頭認錯道:“奴才該死,奴才知錯,奴才這就去領罰,可奴才望皇太后一定要保重鳳體啊。”
“出去,未得本宮召喚,不得入內。”博爾濟吉特氏怒喝。
幾個侍衛一驚,不敢再多言,連忙退了出去。
太廟再次恢復平靜,博爾濟吉特氏向上首的牌位拜了一拜,虔誠的道:“奴才們不懂事,還望老祖宗勿怪。”
“咚咚咚……”太廟中木魚聲迴盪。
“轟!”太廟外每隔一段時間便響起一聲巨大炮響,聲音忽近忽遠,無法捉摸,但全城都能聽到,一些運氣不佳者更是當場殞命。
此時明軍營帳中,李天龍正在認真的做著今天一天戰鬥的詳細作戰報告,然後透過無線電親自向沈浪做出了彙報。
原來今日瀋陽城一戰未能攻入城內,最大原因乃建虜極強的戰鬥意志,不管付出多大傷亡,死戰不退。
建虜有這般的頑強意志,沈浪意外的同時,又不是太意外,畢竟建虜還是處在皇太極、多爾袞時期最強的一段時代。
人在自己最強的時候,是很難輕易服輸的,也不允許自己那麼快輸掉。
何況建虜在大明眼皮子底下一步步崛起,創造過那麼多輝煌戰績,怎會甘心就這樣輸給兩年前還被自己輕易打趴下的對手?
而且建虜對漢人做的事情,他們自己也深知,以己渡人,恐怕也會本能的認為,一旦戰敗,會遭到瘋狂的報復吧。
沒有退路,也只有決一死戰。
看來,瀋陽城這塊骨頭不是那麼好啃的,戰鬥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本來沈浪和參謀司商討的戰術是,待瀋陽城攻下之後再對多爾袞發起最後決戰。
現在恐怕要換一下思路了,一是時間上還要等待,這就會給多爾袞更多的時間準備。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攻下瀋陽城,滅了滿清朝廷,多爾袞和他的十萬大軍就真的那般容易妥協,甚至是軍心崩潰嗎?
看看瀋陽城的頑抗,恐怕不會那麼簡單吧。
到時候搞不好是悲憤絕望之下,不顧一切的拼死一戰。
與其等到那一步,還不如提前動手。
翌日中午,沈浪十三萬大軍與周遇吉成功匯合,讓他手中軍力瞬間增加到十五萬人。
沒有就地停歇,沈浪率領大軍繼續前進。
這幾天多爾袞最關心的莫過於沈浪大軍的動向和位置了,甚至超過了對盛京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