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王通那邊你這裡仔細查過嗎?”
“回太后娘娘的話,今兒上午,奴才把東廠和鎮撫司的人都叫了過來,又把那王通的出身經歷從頭到尾過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紕漏,王通比尋常孩子的確聰明些,願意學習識字,願意學武強身,從小很少和同齡的孩子們玩樂,奴才這邊也查出來點新東西,據王通所在的百戶有人講,他爹王力曾和同僚誇耀,自己的孩子連吃什麼對身子好都知道。”
聽到馮保的稟報,珠簾之後的太后沉默了會,又開口問道:
“這孩子對父親是這幾年孝敬的還是一直如此?”
實際上這話許久前已經說過,但馮保自然不會嫌絮煩,當下又是躬身說道:
“這個在鎮撫司的呈報中有講過,自從王通懂事一來,就表現的頗為純孝,那王力整天在外面沒口子的誇讚,錦衣親軍中多有聽到。”
說到這裡,張居正放下手中的摺子,沉吟了下出聲說道:
“臣從頭想過,若真有什麼打算預謀,斷不至於巧合成這般,譚子理(譚綸)是先帝信用的臣子,又蒙當今聖上的大恩,要說有什麼私心臣覺得不會,他昨晚所說的話,從前也和臣講過,之所以讓東廠和鎮撫司的眼線直接呈下來,也有上密旨的意思,太后娘娘未免多慮了。”
自朱元璋創立大明朝至今,臣子中敢說太后娘娘多慮的,恐怕只有這張居正一人了,他伸手捋了下頜下的濃密鬍鬚,沉聲說道:
“虎威武館上下規矩,學員們每曰的艹典,臣也詢問過兵部和京營的行家,都是讚不絕口,說這一套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辦法,很多人都要抄錄一份好好研討呢!”
邊上的馮保介面說道:
“奴才也問過御馬監的營官,他們說虎威武館的艹典,這辦法更適合練將,而不是練兵,這些將門子等出去了若是不懈怠,那都是大明的武將種子,將來對國家肯定有大用的。”
偏殿中又安靜了半響,珠簾後的李太后幽幽說道:
“本以為是個心姓正的玩伴,後來看是個有心做事的勤勉人,沒想到譚尚書又說這是我大明的名將種子……”
說到這裡,李太后笑了幾聲,能看到她搖頭說道:
“哀家從不信什麼宿慧,也不信會突然有什麼大才出現,可這王通的所作所為,卻不由得哀家不信了。”
馮保這等角色豈能聽不出太后娘娘情緒變化,當下躬身笑著說道:
“太后娘娘,有些人的確是神仙賜福,張閣老不就是嗎?”
說到這裡,李太后輕笑出聲,張居正也是湖廣有名的少年天才,據說十三歲去參加鄉試,就驚才絕豔,理應高中。但湖廣巡撫顧轔不願意讓少年人過早成名心浮氣躁,壓了他一屆,所以在十六歲才中舉,此後一路順利,二十三歲就做了進士。
這在當時也是名噪一時的例子,張居正也被人稱作“神童”,也難怪馮保會拿這個來取笑。
一個是太后,一個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對這兩位的取笑,張居正也只能微笑而過,欠身說道:
“太后娘娘著緊皇上,母儀天下之心,令臣讚歎,不過那王通今年才十四歲,一切還早,尚有許多時間,察其言觀其行,若真是人才再教導提拔不遲,不必急在這一時。”
這是穩妥老成的辦法,李太后連連點頭。
****天色漸黑,鳴春樓卻到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這家南城頗有名氣的青樓燈火通明,不過卻沒有往曰那麼熱鬧。
尋歡客門前圍成一圈,鳴春樓的女人們面色不安的看著門口,那裡站著三名穿著飛魚服,手按在刀柄上的錦衣衛,當中一人個子不高,但嗓門頗大:
“青樓賭坊,都是藏汙納垢之地,為保地方安寧,各處有序經營,今後錦衣衛第六千戶第七百戶將推行許可准入,請貴店東主儘快去張小旗處辦理憑證,若無憑證營業,定當嚴懲不貸!!”
孫大海本就沒什麼文化,這頗為工整的語句打了幾個磕絆才說完,他說完之後,鳴春樓左近安靜異常,突然間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在邊上說道:
“我當是誰這麼威風,原來是牛欄街的孫大小旗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