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TXT免費下載 > 第九十三章 第一躍(三)

第九十三章 第一躍(三) (第1/2頁)

推薦閱讀:

程勘沒有說姓名,但胥吏會意,能讓程勘關注的小子能有誰呢。

他走到王巨身邊,悄聲問:“程公問你為何還不動筆?”

王巨也小聲回答:“謀定而後動,得將思路理清楚了才能動筆,反正時間寬裕。”

胥吏回去低聲稟報,王巨沒有說什麼,只是一個時間寬裕,卻說明了一切,程勘不言。

王巨還在思考。

策與論都是議論文,但偏重點不同,論偏重於是非對錯,策偏重於解決辦法。

但相同的地方,必須有一個鮮明的觀點,這個觀點多少還不能讓程勘反感……

這才想第一策,馬政。

自己的觀點就是立即將馬調入軍中,建立一支強大的騎軍,這也是解決馬政之弊的策略。

它是論點,但有論證。

首先得說明騎兵的重要性,在宋朝指望出現一支清一色的騎兵那是不可能了,但適度地有一支騎兵同樣很重要,例如崔彥進的滿城之戰,李繼隆的唐河之戰,徐河之戰,都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至於李繼宣、魏能、楊嗣、楊延昭、田敏、秦翰聯手的破虜軍之戰,幾人所用的幾乎大半是騎兵。再比如府麟路兩次兔毛川之戰,勝得十分光彩,可那時宋軍中若有一支強大騎兵配合呢,李元昊能帶走一半人回去就不錯了。可是沒有,因此無法擴大戰果。

再者就是防禦,雖然宋朝於邊境廣建堡砦,起了一定的防禦作用,可它有許多缺點,第一個築堡就要派兵守戍,每築一個堡就要多增幾百幾千名士兵,國家又要浪費許多財力。

可實際中就是這種被動的防禦,往往西夏糾集大軍,進攻一堡,若是派兵救,宋朝九成以上是步兵,西夏能利用速度優勢圍點打援。若是不救,那堡必然被拿下。然而宋朝若是在邊境上有四五萬強大的騎兵呢?那麼就能將諸堡砦串連起來,那時宋朝的富裕與龐大的人口數量就能發揮優勢了。大家比拼吧,西夏能耗得起嗎?

可是強大的騎兵不是一天練出來的,合格的騎兵天天呆在馬上,於是成了清一色的羅圈腿。

這就是論證。

立即將馬調到軍中,組成騎兵,也是朝廷馬政的主要目標,同時也減少了墨吏貪汙的渠道。

不過若這樣寫還不行。

馬也是戰略物資,如果朝廷若沒有牧監,而一味的買馬組織騎兵,那就象一個產品,核心技術卻在人手中,難免會受制於人。

還得要養馬。

然而這個馬如何養?肯定不能象現在這種養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百姓養,但不是王安石那種養法,如在渭秦地區,嵐石地區,朝廷扶持,向百姓提供一些牧場,以及政策與經濟上的扶持,讓百姓以養馬謀生,然後朝廷購買。馬養得好收入就能高,馬養得不好,他們就會貧困,與自家的命運休慼相關,這些牧民就會兢兢業業。

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弊病,不過朝廷可以置一個試點,一個是官辦的牧監,一個讓百姓飼養,相互比較,一比較馬養得好壞,二比較費用開支。但有兩條,第一嚴查官吏向牧民勒索,第二防範官吏收牧民好處,以劣馬當良馬收購,坑害國家。

這方法可能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但可進可退了,至少比以前宋朝的那些馬政好得多。

但不能這樣寫,還得對文字潤色加工,再引用一些聖人的言論,以及歷史上的典故。

那麼一篇好策子就出來了。

王巨開始在腦海裡進行文字加工。

程勘在簾後都開始又著急了,王巨這才動筆。

這一動筆,筆就沒有停過。

刷刷刷,一篇六百來字的馬策呈現在紙上。

這才開始想第二篇策文。

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與土門,不能單純說打或者不打。

不打十分地屈辱,打弄不好就成了忽裡堆之戰,郭恩大敗。

但不打是不行的,不以為兩國和平了國家就不花錢,看看陝西,僅是禁兵就駐紮了三百多營,一年得花多少錢?

打還是要打,但不能盲目地去打。

最新小說: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