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武鬥臺的畫面,旁觀參賽宣判三席間的人們緊張又期待。
穆乘風作為今年符節會蘇武令熱門奪冠者之一,實力自然毋庸置疑。與補天教餘拜疆相比,甚至隱隱高出一頭。
再加上小王爺的尊貴身份,同盟又同門的卓不群自然不會將刀鋒指向他,若無預料之外名不見經傳的平庸者冒起,穆乘風有九成的機率成為符節會最後贏家。
可偏偏蘇寒山就是那無法預知的變數。
一夜畫盡道門符向世人證明了他不弱於鳳棲梧的修道天賦。
方才與崑崙奴阿滿一招定輸贏又展現出堪比武道四重境修為的真氣數量……九皇子歸來不過一月有餘,便帶給天都太多的奇蹟,人們很期待,素有禪子之稱的蘇寒山究竟能夠走到哪一步。
所以這種等待,煎熬卻又無比值得……
起初,連同餘拜疆在內的許多補天教徒都認為蘇師兄選擇與穆乘風比拼真氣的戰鬥方式並不明智,就連卓不群與長皇子蘇解語也是如此認為。
原因很簡單。
穆乘風年齡更長,修行更早,真氣數量怎麼說也要更強些。何況與阿滿一戰,蘇寒山已有所耗,哪怕他擁有同樣武道四重境的修為,交手前的狀態也落了下乘。
如此一來,體內真氣便會率先枯竭。
饒是修煉再精純不過的招式,沒有真氣的支撐,威力也會大打折扣。
到時恐真的不戰而敗。
誰曾想到,兩人比拼真氣過了許久,蘇寒山竟沒有絲毫顯露落入下風的跡象!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
黃梅老頭與李天下等人自然知道這是為什麼。
宣判席修為高深莫測的太師李國初與大將軍顧惜刀等有數的幾位大人物也看得出來緣由。
至於蘇寒山,則更加清楚。
且不說他自幼修習的佛門無上心法太玄經可源源不絕產生真氣,便是此刻體記憶體儲的真氣數量,也遠在三昧境之上。
他北歸天都一個多月不假,接觸道門畫符修行時日極短也是真,可修煉太玄經卻是與學會獨自吃飯喝水一樣早。
約莫十三年了。
如黃梅前輩與老師所說,他體內是一筆寶藏。若能學會運用這些渾厚的真氣,修行境界日益劇增很是平常。
厚積薄發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他不懼。
因為多慮的穆乘風選來選去,最終選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戰鬥方式。
穆乘風自然不知情。
本想著試探蘇寒山是否修煉了短暫增幅真氣數量的秘術,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非但沒有察覺對手後繼無力露敗相,自己卻反而倍感疲乏起來。
碰撞的真氣猶如光線自周身流射,盯著蘇寒山平靜如常的眼睛,穆乘風心裡油然而生一抹驚懼。
“怎麼會這樣?”
愈發難以置信的他極為不甘,更不願相信。
退萬步來說,就算蘇寒山早在南朝修習過上乘心法,也決計不會比自己修行時日長久,怎麼會擁有這般渾厚的真氣?
彷彿不會枯竭似的!
不知不覺,穆乘風劍眉深鎖,他深知再如此消耗下去,自己恐怕會雙腿一軟跪倒在武鬥臺上再無戰鬥力,素來驕傲的他,丟不起這人。
就算心裡一千一萬個不服,他還是要率先撤去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