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的父親為老佐,是宋國大司馬統軍職,當年楚國來犯,老佐承諾,攜眷必勝一戰,當時老夫人以是早有身孕,不料老佐受暗箭身損,家眷慌不擇路逃至此地,生下一子,起名老子,小名狸兒,叫順嘴了李耳音,便就叫開了。
話歸正傳。
商甲正好也餓了,急忙跟去。
如今有了肉身,就不必再以血為食,吃飯,睡覺什麼的與正常人無異,只是要見老夫人,這身伏牛村村民給的灰布勞作行頭比起別人破舊點兒,不過見他人亦是樸素之風,也還算過得去,不露屁股就行,商甲便只在進門前拍了拍塵土而作罷。
一進門,是個堂屋,餐桌就各自設在左右兩旁,飯食還沒上,桌上只放了一應茶盞。
此時八歲小李耳正站於堂中與母親回話多時,沉穩端莊的老夫人坐在堂上正位,不嚴而自威,身旁待女貼身站立,老夫人見有客來,便揮手示意大家分坐。
勇武家將中年短鬚模樣,與小李耳對面頭坐,商甲挨著小李耳便與下來的侍女對坐,再往下就是幾家老小的家丁位置。
那個戴趴帽的家丁趁機與幾個端飯食進來的咬耳“看見沒,我說的就是他,沒事離遠點啊,不好侍候。”
幾個微微點頭,示意明白了。
商甲耳細,聽了一個清楚,但也沒想理會。
擺飯食時,忽聽老夫人又道:“狸兒,商容先生一早又來過,說是你一回來便去學禮,聽說你前些時日學勤好問,聰慧過人,竟有難倒先生之識,母親非常高興,但還須戎驕戎燥,倍加努力才是!”
李耳起身應是。
話罷,大家其樂融融著一頓飽餐。
商甲久不餐人間舒食,興而風捲殘雲,當是不怕別人笑話。
飯後西相房住下,安逸一夜,不知睡得多美。
第二日一早,商甲便起身去看青牛,小李耳剛從這裡出門,只是瞭到一個背影,想是去商容府上學習。
商甲目送後來至青牛旁顧意問道:“可還忍得住?”
青牛懶趴著閉嘴閤眼不言。
“爾告狀否?”
青牛這道是瞪了一眼商甲,商甲不再理會,獨自在大院邊角尋了石桌閒坐,看著家丁們一個個繞開,各忙各的,不禁覺得寂寞,若不是要整治青牛,何至於此,不禁想起唯一認識的朋友,伏牛村二傻,與之談天說地,何不快哉。
想到這便起身出了門,去街上逛了一頭午,也見識了一些習俗,和辦了心中正事。
時間一混即過,第三日早,商甲又來看青牛,青牛仍是置之不理。
“嗨!老夥計!今天最後一日,你我便是各不相欠,各過各的了,不如牽你出去溜一回怎麼樣?”商甲誠懇道。
青牛聞聽開眉興起,卻忽的又閉眼氣道“不去!”
“為何?”
“沒氣力!”
“呃!三日不食你就趴了,這也太不像你了吧,之前是何等的威武霸氣!”
青牛皺了皺眉頭,還真撐身而起,商甲大喜,牽上便去街中閒逛,此時街旁商鋪集市正火,一路講了許多規矩與趣聞給青牛,青牛聽得十分入神,嘆贊人間繁華勝過俊山仙嶺。
兜了一圈兒,正來到街尾,“夥計,你看,這裡差不多都是你的同類!”
“嗯嗯!”
商甲說著將它栓在一處木樁上,便去與一位攤主聊天,神神秘秘的,青牛正看得眼花繚亂,哪知,商甲已經獨自轉回家中,便又坐在石桌前,開始走神發呆。
近午,小李耳歸來,見青牛不在圈中,便問:“青牛何在!”
商甲起身正經回道:“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