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景興鼎革,也就沒有今日大秦的強盛。
而成武皇帝若不繼續下去,大秦一統中原之日,也許就會遙遙無期。
因為疆域越來越大,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朝廷上下若是固步自封,像前秦商鞅變法一般,戛然而止,那麼大秦也許還要等待幾位明君出現,才能一統天下。
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算困難。
而回到貪瀆案上,也就明瞭了許多。。。。。。。
大秦吏治漸漸在走下坡路,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每一個帝國,都會重複這個過程。
大秦貪腐官吏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許多人在大案一起之後,便想到了這一點,多數人也都認為,也許。。。。。。之後的幾年甚至於十幾年,整飭吏治,都將是大秦朝廷最重要的政務之一了。
回到大案本身,光祿寺少卿劉景堯很快就進了大理寺。
之後,又陸續有十數人被捕拿,入大理寺待堪。
光祿寺上下,一片哀嚎。
真要這麼查下去,不說人人有罪,把光祿寺翻個底朝天吧,但差不多一半的人會陷入此案當中,卻是可以預期之事。
光祿寺的賬目不禁查,除了光祿寺的大人們大筆一揮,多報損耗之外,來往之間,收受禮物,在光祿寺也早已乃是平常之事。
有些人更是藉助皇商之手,暗中當起了商人,名下酒樓,茶園,屋舍等等,都在漸漸增加,怎麼來的,那還用問嗎?
當然,此時的光祿寺,還沒有糜爛到明末清末那麼觸目驚心,操作起來,也更加的謹慎和隱秘,還沒有形成大家心照不宣的“規矩”。
但只要繼續細細追究下去,糟爛事兒也絕對不會少了。
這個府裡,收了歌姬,那個府裡,弄了幾張字畫,至於順手拿點皇家的東西,那都不是事兒。
這麼一來,宮裡的太監也沒好了。
幾個代皇家監察供物的大太監,自縊了兩位,剩下的都被拿下,由皇后娘娘親自問詢。。。。。。。
相互攀咬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宗府那邊首先就有皇親國戚吐了口,大理寺那邊又多了幾位犯人不說,其他光祿寺犯事官吏也沒堅持多少時候,紛紛寫下供狀。
當官的最怕其實就是這種情形。
無論是審案的,還是被審的,一下就都痛苦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此事已成大案無疑,雖然現在還侷限在光祿寺一處,但誰也不知道,此案到底會牽涉出多少人來。
畢竟,皇供之事,地方上也要參與,光祿寺壞事的官員多了,地方上也絕對逃不開干係。
既然光祿寺少卿這樣的人都陷進去了,牽涉出一個或者兩個布政使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這還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始作俑者,都已經鬆了手,就等著看人頭落地的戲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