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第4/5頁)

其次,馮褲子在中對反諷的運用顯得非常生硬。

一開始他丟出了泰勒死定了的資訊,然後在中段又變成了驚奇,泰勒被救活了,之後影片轉向了反諷。

早知道,在一個故事裡面,反諷的優勢就在於觀眾比角色知道的資訊多,觀眾眼睜睜地看著局中人在危險或荒誕中掙扎而不自知,同時由於共鳴,感同身受的觀眾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急迫感和焦慮感。

但在中,影片中段的驚奇顯得非常廉價,既然是荒誕,自然是採用反諷而不是神秘的方式更合適,馮褲子顯然是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只過了不到二十分鐘就急急忙忙地交代了泰勒被救活了的事實,在之前觀眾也不知道這個事實,因此,葛尤之前的行為對觀眾而言就毫無反諷的意義了,近二十分鐘的戲的荒誕感就被削弱了。

其實這個驚奇完全是毫無意義的,不如像的故事,一開始就交代是假死,從而反諷也就能順利地展開了。

故事本無高下之分,講故事才有優劣之別。

兩片對比,無疑是高出一大籌,質樸動人的親情保證了與觀眾的共鳴,老實直接而不自作聰明的故事展開,讓反諷的故事能順利進行,是相對於的成功原因。

而到最終的效果上,的政治宣傳效果無疑是達到了,觀眾看完之後很難不像趙麗榮一樣說出“火葬,再也不土葬了”。

而除開政治效果,為人子不易,為人父母也不易的深層次情感也展現出來,二小和母親的一段靈堂對話,雖然說的是政策宣傳話語,但創作者顯然讓這直白的政治動員有了一絲為人之難的弦外之音,觀眾看後也是念念不忘,感同身受。

反觀,馮褲子似乎想體現商品經濟下唯利是圖的眾生相,但如此現代而曖昧的主題,顯然沒有讓觀眾體會到他臆想中的東西。

雖然各種精妙俏皮的臺詞,一直到很多年之後是依然是流行語。

但作為影片而言,觀眾在看過之後,好像只留下各種段子,尤其是李承儒的地產狂人形象,甚至比男女主角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

尤其是故事結局的設定簡直令人作嘔,葛大爺和大眼美女莫名其妙的就在一起了。

鬧毛呢!

前面鋪墊了嗎?

這神奇的感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難道是因為葛大爺給泰勒的葬禮設計的好,關大美女覺得也許以後有能遇到葛大爺的地方,比如她哏兒屁了,讓葛大爺也幫著操持一把?

莫名其妙嘛!

或許別人能在這個故事裡看到精彩的地方,易青的欣賞水平不夠,總之,他前世看過這個戲之後,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趕緊把陳小二和趙麗榮老師的翻出來又看了一遍。

同樣都是荒誕諷刺,整個故事完全脫離生活,不著邊際,很多地方完全就是為了搞笑然後強制製造出來了笑料,另外懸念的設定也不當,不知所云,最終是講故事的失敗。

大腕中段,馮褲子借製片人之口說出“後面怎麼樣,只有上帝和希區柯克知道”,也許他是想起了希區柯克的,同樣是神秘轉反諷,轉折的過程也是一個驚奇。

但前半段和後半段都極為精妙地展現了Scoti的複雜人性,最終結局給觀眾的衝擊力也是非常強烈的。

馮褲子想要向大師致敬,卻偏偏選擇了鄉土氣息很濃的來模仿,最後弄了一個四不像。

好在當時拍這個片子有哥倫比亞公司託底,不然的話說不定華誼兄弟都得黃了。

其實在易青看來,拍電影,故事什麼樣無所謂,怎麼選擇對的方法來講,這個才是關鍵。

老老實實地選擇經典方法,而又不自作聰明的致敬另類神作,無疑是更好的選擇當時,正如易青要給陳小二和趙麗榮老師說的這個故事。

故事其實不長,關鍵在於橋段的設計,將很多喜劇點連線在一起,彼此之間還要關係緊密。

易青只是給陳小二和趙麗榮老師講了個大致的情節,倆人隨著易青的描述,就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陳小二本身就是個段子王,聽著易青說,他很快就想到了很多可以揉進去的段子,其實喜劇很簡單,關鍵就是得有一個好的點子,也可以說是好的平臺,然後往這個平臺上加佐料就行了。

至於趙麗榮老師,老太太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假裝死了,讓兒女給辦喪事,啥樣的老太太能這麼缺心眼兒啊。

等會兒,和我說不會是打算讓我演那個缺心眼兒的老太太吧?

最新小說: 他人真好 重回80,成功從拒絕入贅開始 都市神豪,多子多福 重生後我只想搞錢! 讓你擺地攤,沒讓你城管局門口擺 帶系統重生:我還不能享受享了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 廢后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避孕失敗!沈小姐帶崽獨美,厲總慌了 人在俄國:我有每日情報系統 兒子失憶你要離婚,我改嫁你別哭 電子哪吒 枝新雪 重生之一路隨心 重生16做神豪 婚情不負:腹黑總裁戀逃妻 華娛大隻佬 荒野雙狼 都市之不敗主神 盜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