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朗,怎麼回來到他這裡...”此時已經有不少大將跟了過來,便是諸葛孔明都已經得到了訊息,趕了過來,看到這一幕都是有些震驚,不過諸葛孔明此時的臉色卻是已經從震驚,轉變成為了陰沉。
“可用我等去通報一聲麼?”韓幸看著這般大的陣仗,頓時感覺這個小傢伙恐怕有些下不來臺了,便想要代替他走上去,替他將這件事情扛下來,但是卻被黃敢阻止了。
“他很快就會自己出來的。”黃敢臉色平淡,而且就在他這句話說完的時候,向朗還真就從裡面緩緩走了出來,一板一眼的朝著外面的人,開始躬身行禮。
“向朗?”黃敢沒有見過這個人,所以先確定了一下對方的身份。
“正是!”
“嗯....向朗,字巨達,籍貫襄陽郡宜城縣人,幼年喪父,由兄長撫養。少年時師事司馬徽,與徐庶、韓嵩、龐統甚有交情,同時也能夠算的上是諸葛丞相的同門師兄?”
“是!師兄不敢當,從來未曾入得司馬先生門牆,不過就是聽過司馬先生講學罷了!”
“學成之後,荊州牧劉表任命為臨沮縣長,建安十三年劉表病故,轉投為先帝麾下。
同年,先帝平定荊南,被派去督領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軍政民事,成為了荊州一脈,權勢最高的幾人之一,可對?”
“無甚權勢,不過就是為了先帝做事罷了,不求什麼權勢在身,其他並沒有問題!”黃敢一本正經的說,而向朗則是一板一眼的回答著。
“建安十九年,先帝平定益州,您再次被調往了益州之地,您先是被任命為巴西郡太守,不久轉任牂牁郡太守,又被調往房陵任職。”
“是!”
“建興元年,陛下繼位,您成為了步兵校尉,又接替王連兼任丞相長史,這次北伐之戰,您被丞相大人選中,一同南征,但是卻是被留下統領善後事務。”
“是!”
“聽聞不久之前,廖立痛罵了您一頓,不知道可是真的?”
黃敢問完了向朗的訊息之後,突然話題一轉,變成了那個因為狂傲自大被扔到了不知道哪裡耕種的廖立的身上,頓時讓眾人有些發矇了。
而向朗和後面的諸葛孔明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臉色都微微一變,不過向朗是變得掙扎,而諸葛亮則是更加的陰沉了,和他們一樣,但是反應較快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吳懿,一個是魏延。
至於趙子龍,壓根就沒來。
向朗猶豫了半晌之後,像是想通了一樣,慘笑的點了點頭,“是!”
廖立是武陵郡臨沅人。劉備兼任荊州牧時,徵召廖立為州從事,當時他不到三十歲,就被提拔為長沙太守。
當初丞相諸葛亮還沒有現在這般的權勢,孫權派遣使者與鎮守荊州的諸葛孔明來往,曾經還問過他,蜀國士人中都有誰與他一起治政,諸葛亮回答說:“龐統、廖立,都是楚地優秀人才,他們能同我一起共興治國大業。”
建安二十年,孫權派呂蒙暗地襲取荊州南部三郡,廖立脫身逃出,徑自逃歸劉備身邊。劉備一向賞識和禮待他,故沒有過於責備,讓他做了巴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為漢中王,徵召廖立為侍中。
章武三年,劉備去世,劉禪繼位為帝,廖立被調任長水校尉。廖立自認為才能名氣應當在諸葛亮之次,但實際上卻遊散在李嚴等人的位次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樂。
後來丞相掾李邵、蔣琬到他治所來;
廖立本來是為他們獻計才說的一些話:“軍隊應當遠征,你們幾位又擅長謀劃軍事。過去先主不取漢中,而前去與東吳爭奪南方三郡,結果還是被吳人奪去,白白地勞累軍士,無功而歸。
後失掉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巴地,幾乎丟失整個州。後到漢中,又使關羽死後連骨頭都收不回來,上庸又遭慘敗,白白丟失一方土地。這是關羽仗恃自己的勇威聲名,帶兵作戰無方,主觀臆斷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後幾次喪師失眾。
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輩。文恭任職治中毫無章法;向朗過去信奉馬良兄弟,吹噓他們是聖人,現在任職長史,一向善於和稀泥。
中郎郭演長,是盲目隨別人打轉轉的人,不可與他共謀大事,卻讓他當上了侍中。如今處在衰微之世,要任用這三個人,確實不當。
王連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斂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鬧到今天這種地步。”
憑著良心說,廖立的話雖然刻薄,但是同樣也是十分的中肯,當初的這幾件事,確實是如此了,當初若非是張翼德突然爆發了,恐怕巴郡就結束了,剩下的成都能不能保住都在兩可之間。
而後面的幾個人,他說的也沒有問題,並且對諸葛孔明和李邵、蔣琬他們都沒有說其他的,算的上是嘴碎但是心軟,同時也告訴了他們,這幾個人的問題。
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些話最後讓李邵、蔣琬兩個人賣給了諸葛孔明。
李邵、蔣琬把這些話全告訴了諸葛亮之後。
諸葛亮便立刻寫了一份彈劾廖立的奏章,說:“長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貶論廣大朝士,公然指責國家不任賢達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說萬軍統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
誹謗先帝,詆譭群臣。當有人說到國家軍隊簡練、建制分明時,廖立傲慢地仰著臉望著屋頂,勃然變色叱責那人說:‘有什麼可稱道的!’諸如此類情況不可勝舉。一羊亂群,都能造成危害,何況廖立官任高職,中層社會以下誰能分辨他的真偽?”
劉禪聽說之後也是有些憤恨,便直接下詔廢廖立為平民,流放汶山郡。
其中廖立的有一句話就是黃敢要說的,那就是關於廖立評價向朗的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