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如此,她也就會徹底出局。
從此會被人軟禁在這慶壽宮中,連見高家命婦恐怕都很困難了。
“王尚宮……”太皇太后扭頭看著王氏:“事到如今,以汝之見,老身該如何?”
王氏低著頭,想了想,道:“娘娘,請恕妾身大膽,說一句不該說的話……”
“嗯?”
“妾身聽說,當初先帝曾教導官家:家和萬事興……”
“此誠至理名言!”
“便是民間的百姓,也是講究家庭和睦,一家人和和氣氣……”
“何況是天家?!”
“天家當為天下臣民表率……”王氏說到這裡,就不敢再說了。
她知道的,假如太皇太后能聽得進去,自然懂她的意思。
若其聽不進去,說出來也是沒用。
娘娘的脾氣,素來如此。
她自己轉不過彎來,別人再怎麼勸都沒有用!
當年,慈聖光獻想給英廟納妃沖喜。
太皇太后怎麼說的?
“奏知娘娘,新婦嫁的是十三團練,未曾嫁給官家……”
一句話,堵的慈聖光獻啞口無言,從此再也不提給英明納妃的事情。
所以英廟到死,後宮都只有一個皇后。
太皇太后低下頭去。
她當然懂王氏的意思。
既然,她和保慈宮是為了馮氏起的衝突,那麼,現在,恰逢坤成節,為表和睦,同時也為了取信保慈宮。
那就該把馮氏從瑤華宮中接出來,接到宮裡面來,寬慰她、賞賜她。
但……
太皇太后閉上眼睛,想起了當年宮中失火後,馮氏哭哭啼啼不肯就死,反而跑去慈聖光獻處告狀,最後更是把官司打到先帝面前,一點也不給她這個姑後面子的種種。
她忍不住握緊了拳頭,在心中暗罵了一聲:“毒婦!”
“爾就該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可是……
目前,她也似乎只有這麼一個辦法,能夠緩和與保慈宮的關係了。
“還請娘娘,為二大王將來著想……”王氏看著太皇太后的神色,悄然放上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太皇太后聽到這句話,微微籲出一口氣,唸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便這樣吧!”
“派人去瑤華宮,讓馮氏出來,準備一下,拾掇拾掇……再來參加老身的聖節宮宴!”
“但……”
“告訴她……”
“體面是自己給的!”
“不要在宮宴時,給老身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