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我主大宋皇帝陛下,最重信義二字!”
“貴國若不守信,我主如何行義?”
想到這裡,李資義就又嘆息起來。
高麗如今,那裡還有錢?
便是他這次帶來的財帛,也只是黃金五百兩,白銀兩千兩罷了。
這些錢,都是國主從國庫裡擠出來的。
是作為他來中原的活動經費的。
再想要錢的話……
恐怕只能向慶州的金氏、崔氏,還有他家這樣的門閥伸手了。
但金氏、崔氏……這些門閥,肯願意為了王家的高麗社稷,毀家紓難嗎?
李資義是有答案的——怎麼可能?!
中原的南北朝的時候,七姓五望們,肯為了北魏、劉宋、蕭齊等亂七八糟的政權拿出自己壓箱底的財帛,共度國難嗎?
七姓五望們當年是個什麼心態?
現在的高麗門閥們也是個什麼心態!
何況,現在的遼國相當擬人。
從平壤等地傳回的訊息表明,遼人不僅僅沒有大肆殺戮高麗文官、貴族。
相反,遼主啟用了不少投降的高麗文臣、貴族。
許多人在投降後,都得到了提拔。
這樣一來,無論是金家還是崔家,都動搖了。
據說,已經有旁支,跑去投效遼人。
也就是李資義的家族,因為和王家捆綁的太緊密。
不然的話……
李資義正想著這些,他的房門被人推開。
他抬起頭,看向前方。
穿著袈裟的義天,出現在他面前。
“舅父起來了?”義天問道。
李資義趕緊起身行禮:“臣見過殿下。”
義天是已故的那位高麗文宗最小的兒子,同時也是李資義的姐姐仁睿太后所生的王子。
因其自幼喜佛,也因為高麗的政治需要,所以他還未成年,就剃度為僧,進而以王子身份,執掌高麗諸寺。
義天唱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我聽說舅父昨日見過了那位刑內翰?”
“嗯!”李資義嘆息一聲,對義天道:“殿下……我高麗社稷,此番恐怕難以安然度過了……”
義天合十嘆道:“阿彌陀佛……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
“舅父!”他抬起頭:“還請與孤仔細說說,那位刑內翰與舅父所說的話……”
說著,他就脫下了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