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緊隨二程主張之後的文字,開始拿著新學、二程的劍,斬起諸司與民爭利的弊來。
將諸司的問題,無限放大。
變成了當今天下最大的弊病!
為什麼天下弊病叢生?
因為諸司與民爭利!
為什麼百姓疾苦,民不聊生?
因為諸司與民爭利!
為什麼財用不足,國用匱乏?
因為諸司與民爭利!
總之,只要解決掉與民爭利的諸司,那麼大宋就可以跑步進入三代之治,國泰民安!
連韓絳都看得有些熱血沸騰。
他深深籲出一口氣,看向呂公著:“右輔……”
“可知是誰寫的這文章?”
呂公著搖搖頭,他只淡淡的道:“此文刊行後,老夫聽說,諸司貴人們曾對開封府施壓,要求開封府禁絕汴京義報……”
“然而……”呂公著道:“權知開封府,以為此文文章道理可行,斷然拒絕諸司之請!”
這是自然!
蔡京現在可是新學的才俊,公認的第三代新學領袖之一(王安石是第一代,章惇曾布呂惠卿等人是第二代),那裡肯對這樣一篇以新學思想為主的文章下狠手?
保護都來不及!
“如今,御史臺與太學之中,恐怕已是風起雲湧,群情激動矣!”呂公著輕聲道。
韓絳悠悠一嘆,連他這樣的老人,讀了這篇文章,都感覺熱血沸騰。
何況是御史臺那些使命感爆棚的烏鴉以及太學裡那些整日苦讀聖人經義的學生呢?
這事情麻煩了!
呂公著卻是看著被韓絳拿在手裡的那一份《汴京義報》,若有所思。
因為,那篇文章可不僅僅只說了諸司的問題。
還有潛臺詞。
什麼潛臺詞?
王安石的新學思想的核心主張——聖人臨世,君道與臣道的分野!
這也是王安石二次罷相的真正原因所在。
亦是王安石之所以隱居江寧十餘年的真相!
……
太學。
與兩位宰相所想的一模一樣。
太學生們,正在瘋狂傳閱著今天的汴京義報。
年輕的宗澤,舉著手中的汴京義報,在他的同學們簇擁下,高呼起來:“今天下之弊,果在諸司矣!”
“諸司之弊不除,天下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