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向鈐轄告訴他,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因為廣西那邊,太遠了,也太大了。
大抵是很難找到的。
王大斧知道,這是事實。
所以,他才會越發擔憂。
“佛祖保佑,俺弟大槍在廣西一切平安。”
“若俺弟能平安歸來,俺一定到資聖寺中,供上香油……”王大斧只能默默的看向資聖寺方向禱告著。
王大斧心裡面正想著,前方的狄道上,出現了一支隊伍。
他騎在馬上,遠遠的就看到了。
那是一支很龐大的隊伍。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衣衫襤褸,面容枯槁。
王大斧看著,在心裡嘆了口氣:“可憐吶!”
他知道,這又是一支從山裡面跑過來,來到大宋境內乞活的羌人部落。
聽說是,在那邊遭了災,今年夏天有差不多一個月沒下雨。
偏生又遇到西賊橫徵暴斂,強令各部出糧,交不出糧食的就得交丁壯。
所以,好多部落都開始逃亡進入熙河。
若是過去,熙河這邊其實是不歡迎生羌的。
便是來了,也是放在邊境外面,隨便給一點吃的就不管了。
這主要是害怕西賊細作,潛伏其中,裡應外合。
同時也是因為,熙河這邊不似陝西,本地產出很少,供應不起太多人。
但現在不一樣了。
整個熙河地區,敞開了接受一切來‘歸明’的‘義士’。
也不再甄別什麼細作了。
來的都是客!
只要入境,就給他們發熙河官府的戶籍,然後就有‘善人’出來,又是施粥,又是撫慰。
最後,就是牙行的人出面,和這些簽訂契書。
用極為低廉的工價,把這些人賣給了各地莊園。
但,這些可憐人卻都是千恩萬謝。
沒辦法,天災人禍面前,能有一口飯吃,能有個地方住,能有人保護他們就已經不錯了。
王大斧沒有想太多,他騎著馬,帶著自己的人就上前去。
他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尋找並發現,逃難的羌、党項部族,然後將他們帶去在狄道上建立起來的寨城。
在那裡‘善人’、‘義商’支起來的粥棚,從六月一直開到現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