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先帝耳邊,復讀著:王安石天下奇才,必可匡政救時!
同時,大家輪流拿著王安石的文章和詩詞給先帝看。
那時候,先帝還是穎王!
此外,王安石自己還自帶流量。
嘉佑四友之名藉著天聖四友的流量,名動天下。
同時王安石本身的政績和道德、文章,也非常過硬!
即使如此,這也是花了十年以上時間,才造出來的聲勢。
章惇憑什麼在短短一兩年內,就達到那個地步?
韓絳對此表示深深的懷疑。
呂公著卻是嘆息一聲,悠悠的說道:“韓公可知,近來,京師之中,高、向、曹、劉、楊、王等家的旁支族人,紛紛南下……”
“其姻親也都在紛紛運作著,淮南六路發運司、江南西路、荊湖南路等地的轉般倉的差遣……”
“就像去年,他們覬覦著三門白波發運司裡的差遣一樣。”
韓絳聽著,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去年年底,京城中曾出現過一股熱潮。
朝中那些和外戚家族關係密切的朝臣們,特別是高家、向家的親戚,忽然集體想去三門白波發運司為國分憂。
韓絳當時就感覺到不對,及時插手,雖然最終沒能完全阻止外戚們的裙帶進入三門白波發運司,但至少控制住了這個衙門,沒有讓這個事關國家社稷的重要漕運官衙,被外戚們佔領。
即使如此,韓絳依然提高了警惕。
甚至還專門和陝西的範純粹、永興軍的鄧綰打過招呼。
就是怕那些傢伙亂來!
不過,後來韓絳發現,那些去了三門白波發運司的外戚裙帶們。
好像並沒有急著撈錢,反而幹了不少實事。
甚至利用關係,從朝廷這裡搞了不少政策去。
建立了好幾個修理漕船的船廠,還給縴夫們加了工錢,雖然不多,卻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當時,韓絳驚呆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完全不對啊!
大宋的外戚們,哪次出去不撈錢?不坑人的?
怎麼?難道聖人的文章道德,連外戚也能感化了?
後來他才知道,這是高家、向家人在給他們的買賣鋪路。
這兩家外戚和他們的這些親戚,在熙河路那邊,圈了好多地,種了以十萬畝計的木棉。
就等著今年,木棉豐收後,運回汴京換錢。
於是,這些外戚的行為,就變得很合理了——大宋的外戚,就這個樣子。
只要有錢賺,那動作比誰都積極、勤快,而且為了賺錢,賺大錢,他們是很捨得的,根本不會摳摳搜搜。
想到這裡,韓絳看著呂公著,問道:“廣西那邊和熙河一樣?”
“嗯!”呂公著點頭:“高遵惠在新得的交州八州以及過去右江的羈縻州中,種了很多甘蔗!”
“甘蔗?!”韓絳驚了,他自然知道甘蔗——皇佑三年,他出任江南安撫使,南下賑災,回朝的時候,路過揚州,知道揚州市面上有賣甘蔗的。
打聽後才知道,這甘蔗是蘇州、明州等地的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