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故意的。
他們在挑釁!
他們巴不得打起來!
這是趙煦上上輩子的經驗——大臣們是敢打還是不敢打,是可以從文字裡看出來的。
而吐蕃人、党項人,就算是沒有這些事情。
在旱災的脅迫下,也會做出同樣出兵南下的選擇的。
上上輩子,大宋這邊退讓了那麼多,司馬光甚至割地來祈求和平,可最後戰爭還是爆發了。
何況如今,大宋這邊強硬的很,熙河方面甚至還在主動的挑釁、激化矛盾。
雙向奔赴之下,趙煦知道,戰爭一定會提前爆發。
所以前些天他才起意安排種建中、种師中兄弟去熙河,先佔個坑,刷一波經驗。
向太后那裡知道這些彎彎繞?
她一聽趙煦的話,心裡面就美滋滋的。
對向宗回的恭謹、小心、為國著想、深明大義等表現非常滿意。
在她看來,向家只有這樣,才能長久富貴,才是福澤子孫,懋衍家族的正確選擇。
於是笑著道:“向宗回雖不太成器,可終究還是知道公忠體國,知道要和六哥說地方情弊的……這才是外戚該有的樣子!”
趙煦聽著就開心的笑起來:“母后,國舅是兒的親舅!自然會幫著兒臣的!”
向太后微笑著點頭:“這是自然!”
“向家人,自會向著六哥!”
母子兩正說著話,馮景就來報:“太后娘娘、大家,慶壽宮的老宗元來了,說是慶壽宮有請娘娘、大家前去商議。”
“哦?”向太后聽完,皺起眉頭:“可知出了甚事?”
馮景拜道:“奏知娘娘,老宗元言,是文太師似乎發了脾氣……慶壽宮震怒,請娘娘、大家前去商議……”
向太后頓時就深深的籲出一口氣。
文太師?!
文彥博!
他怎發脾氣了?誰敢得罪他?
那可是四朝元老,有定策擁立之功的宰相。
更是當朝的平章軍國重事——位在宰相之上,可以君前減一拜的重臣。
便連忙帶著趙煦,前往慶壽宮。
……
向太后帶著趙煦,到了慶壽宮,給太皇太后問了安。
太皇太后,便和向太后道:“太后啊,這朝中的御史們,也不知怎的,竟有人在上月彈劾太師。”
“此事,連老身也不知曉。”
“今日,卻忽然在京中傳開了。”
“現在文太師已經閉門謝客了……”
說著,她的臉色就越發的鐵青起來。
這個事情,最讓她惱火的,不是有人彈劾文彥博,也不是文彥博又開始倚老賣老了。
而是——有人彈劾文彥博,她卻不知道。
直到事情傳開來,她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