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在現代留過學小說筆趣閣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兩宮的裂痕

第四百九十三章 兩宮的裂痕 (第1/5頁)

福寧殿後御花園。

趙煦陪著向太后漫步其中,欣賞著五月份御花園中,奼紫嫣紅的美景。

蝴蝶飛舞,蜜蜂環繞。

母子兩人,並肩而走,說著些宮裡面的事情。

左右不過是些妃嬪們,想給自己家裡謀些好處,又或者是哪家的外戚,近來準備嫁娶了,想要宮裡面賜點什麼。

都是瑣事,趙煦聽著,也只是附和一二。

這些事情他興趣不大,也懶得去關注。

說著說著,向太后就談起了國事——這些日子,趙煦刻意的避免了自己參與國事朝政,一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樣子。

向太后便時常來福寧殿,陪趙煦說話,也陪趙煦讀書,順便將一些國事,和趙煦通氣。

“六哥,吐蕃的阿里骨,遣使來上書,乞令熙河種樸等人,勿過境招蕃人……”

“朝堂之中,議論不休,有不少大臣以為,當詔誡種樸等人,更當嚴令守臣趙卨,約束種樸等,勿起邊畔……”

“六哥以為呢?”說著,向太后就看著趙煦。

趙煦聽著,輕聲笑了笑,道:“母后,此事兒臣聽向國舅密報過……”

“言是那河州、湟州的吐蕃大首領青宜結鬼章,凌虐治下百姓,迫其等無有生計,知我德政,於是紛紛來投……”

“此乃聖人仁義之教的勝利!”

“那青宜結鬼章,不用仁義,不施禮法,不能安民,百姓自然來投我朝。他們還有臉面,來汴京告狀?”

向太后愕然:“向宗回一直有與六哥報熙河之事?”

趙煦嗯了一聲:“國舅自去熙河,時常以急腳馬遞入京,或與兒臣問安,或和兒臣言熙河風土人情,只說是:臣在邊關,見百姓疾苦,士民多艱,略具一二,願陛下詳查……”

“兒臣因此知曉了不少遠方之事……”

熙河路那邊的底細,其實趙煦大概能知道一些。

向宗回、高公紀,隔三差五就會透過馬遞或者急腳馬遞的方式,向他上書彙報有關棉田、熙河地方情況以及買馬場買馬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憲留在熙河的那幾個內臣,也會定期和他彙報。

趙卨等熙河方面的文武大臣,也會按照制度定期上報朝堂一些事情。

雖然這些人,未必會和趙煦、朝堂說出當地真正的實情——欺上瞞下,這是官僚的傳統作風,報喜不報憂,更是官場的常規操作。

可你一嘴,我一語,多少還是可以勾勒出了一些東西。

加上趙煦身邊,現在有著李憲、甘昭吉這樣的老邊臣輔佐,擔任顧問、參謀,協助趙煦理解熙河、鄜延、涇原等地的情況。

於是,讓趙煦得以雖然身在汴京,還是能知曉數千裡外的事情。

以趙煦現在所知道的情況,熙河那邊,現在應該是勞動力開始緊缺了。

主要是棉花田的開墾、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

好多人,儘管趕不上今年的棉田了。

可他們看到向宗回他們的棉田,聽說了可能的預期收益後,也都開始了墾荒工作。

熙河那邊,別的不多。

就是無主的荒地多!

於是,隨著熙河的文武大臣和地方上的蕃漢豪強,都開始投入墾荒建設。

熙河的人力緊缺的問題開始凸顯了。

特別是廉價勞動力,開始稀缺。

但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不成?

熙河那邊的文武大臣,乃至於地方上的蕃漢豪強,開始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最新小說: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姬戰物語 從當戰神開始 騙嫁之權臣有喜 我的妹妹一點都不可愛 農家小福女有空間 我與景元二三事 最強適配度99% 人在星際,寫文封神 全家穿越古代種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當幼崽 女扮男裝我拿到登基劇本(科舉) 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快穿小戲精:大佬她風華絕代 快穿:反派弟弟又可愛了 快穿:瘋批美人只想褻瀆神明 快穿:黑化女配手撕炮灰劇本 心機反派又在哄我做任務 我不需要洗白[快穿] 我和反派會雙向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