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則回味了一下司馬光的文字。
不得不承認,司馬光的文字,就和他的書法一樣,犀利而鋒銳。
至少,糊弄住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沒有任何問題。
整篇上書,全文不過數百字,但從開頭到結尾,每一個字都緊扣著政治正確,沒有給人留下任何空子和機會。
更緊要的是——司馬光這篇上書,看似沒有一個字在說新法不對,也沒有說熙寧、元豐做錯了事情。
但每一個字,都在指責新法,每一個句子都將變法以來的一切否定。
確實不愧是修了資治通鑑的司馬光!
也確實不愧是連王安石都忌憚不已的舊黨赤幟。
這篇上書,在趙煦眼中和當年王安石的《本朝百年無事劄子》一樣,都是一篇繳文。
這是在向新法,向熙寧以來的種種宣戰。
為什麼?
因為司馬光,要求廣開言路!
而經歷了熙寧、元豐變法,特別是元豐以來,趙煦父皇乾坤獨斷的統治。
從地方到中央,都已經積累了大量怨言,大量的怨氣。
言路一開,這天下州郡,都要沸騰。
無數人都會抓住這個機會,給新法和新黨添堵。
別說新法本來問題一大堆。
就算沒有問題,也能製造出問題來。
現在,就看都堂上的章惇、李清臣、張璪如何應對了?
趙煦對此很期待。
向太后卻是滿臉驚喜:“我兒能看懂司馬公的上書?“
趙煦點點頭,答道:“兒大概能看懂……”
“司馬公在請求廣開言路,以正視聽!”
向太后頓時喜不自勝。
這孩子,居然是這麼的聰明!
於是,她試探著問道:“我兒以為呢?”
趙煦認真的想了想,然後看著向太后說道:“兒以為,司馬公說的對!”
“廣開言路,讓天下人來談論、議論天下事,是有好處的!”
“父皇就教導過兒:為政者要讓人說話!”
趙煦知道,新法推行了這麼多年,累積的怨氣和怨言,是該有個渠道釋放了。
堵不如疏嘛。
而且,這些事情現在做是恰當的。
總不能趙煦自己長大後再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