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公遠行,小人願為寇公牽馬……”
“小人願意護送寇公一程……”
“小人願意侍奉寇公左右……”
“……”
“學生願意追隨寇公去韓地……”
“學生亦是如此……”
門外的人,拱著手,七嘴八舌的說著。
自古以來,名士身邊從不缺少追隨者。
有很多人願意跟隨在名士身邊,為名士奉獻一生,不求任何回報。
寇準這個活聖賢,自然少不了有人追隨。
以前寇準在創裡文昌學館的時候,就有一大批人趕到文昌學館去,宣誓願意追隨寇準。
如今寇準名聲再漲,願意追隨寇準的人自然更多。
寇準只是笑著對他們拱了拱手,並沒有收下任何一個人。
因為堵在寇府門口吵著嚷著要追隨寇準的人,沒有一個是真心的。
真正願意追隨寇準的人在寇府所在的街道口。
“恭送寇公!”
“恭送寇公!”
“……”
在街道里所有人恭送聲中,寇準上了馬車,吩咐車伕駕著馬車,在簇擁的人群中緩緩前行。
一直到了街道口。
寇準才吩咐車伕停下。
因為在街道口,有許多拖家帶口,挑著膽子,推著獨輪車的人,在靜靜的等候寇準。
寇準在馬車停下了以後,主動開口,“爾等可願意隨老夫離開,可願意追隨老夫?”
街道口的人,用實際行動向寇準證明了,他們願意跟隨寇準。
他們將身家性命都交託個了寇準,寇準自然需要給予他們一定的尊敬。
“願追隨寇公……”
“願供寇公趨勢……”
他們聽到了寇準的話,紛紛放下了手裡的東西,拱手應答。
寇準滿意的點了點頭,“跟在老夫馬車後面……”
寇準只說了這麼一句話,沒有再說其他的。
沒有許官,也沒有許爵,更沒有許榮華富貴,也沒說會給他們子孫後輩一個光明的前程。
因為寇準一旦開口,就是對他們的侮辱。
他們要是真的為了榮華富貴跟著寇準離開的話,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問,就默默的帶著全家人跟隨寇準。
他們完全可以投到寇門上,跟寇府談好遷移到韓地的條件,以及此去路上的花銷。
如今各大王府都在收人。
寇府雖然沒有朱府、種府那麼明目張膽的搶人。
但,凡是投到寇府門上的,寇府幾乎都是來者不拒。
不僅想他們承諾到了韓地以後會給他們分房子分地,還會向他們承諾,承擔他們在路上的一些花費。
由此,不難看出追隨在寇準身後的人的可貴之處。
寇準帶上了追隨者,在百姓們夾道歡送中,往汴京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