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
包拯之所以將它署名為桃花源,大概是為了方便它在大宋傳播。
包拯之所以沒有將它送到汴京城的天聖館,反而送到了寇季手裡,大概是覺得裡面的一些知識,會衝擊到聖人的學問。
聖人的門徒一旦發現了它,有可能會將它定性為邪書。
又或者乾脆成立一個學社、詩社,轉門抵制它。
包拯明顯讀過這本書,也仔細的研究過裡面的學問,知道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裡面的學問是難得的好學問,所以就親自將它交給了寇季,想讓寇季保護這本書。
“什麼書?”
陳琳見寇季拿著一本書沉默的站在那兒,忍不住伸長了脖子瞧了過來。
寇季隨手將書塞進了自己懷裡,瞥了陳琳一眼淡淡的道:“一本上彩的春宮冊,你要的話,回頭我讓包拯也送你一本。”
陳琳聽到此話,氣的直瞪眼,“你在羞辱咱家?!”
陳琳又不傻,自然知道包拯送給寇季的不是什麼春宮冊。
畢竟,寇季不好美色,在汴京城裡是出了名的。
他要是真喜歡這種東西,直接招一群女子入府演一場都行,根本不需要什麼春宮冊。
包拯那廝此前跟趙絮有過一段時間的親密接觸。
趙禎以為趙絮看上了包拯,還暗中派遣陳琳查探了一番包拯的底細。
所以陳琳也知道包拯不是什麼好色之徒。
所以,包拯送給寇季的,必然不是什麼春宮冊。
寇季故意拿春宮冊擠兌他一個太監,明顯是在羞辱他。
寇季在陳琳氣急敗壞的神情中,淡淡的道:“既然知道不是春宮冊,我又不願意給你看,那自然是秘密的東西。
秘密的東西,你打聽的那麼清楚幹嘛?”
陳琳惱怒道:“大宋朝,就沒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
寇季緩緩挑起了眉頭,看向了陳琳。
陳琳一愣,臉色微微一白,低聲道:“咱家失言了,咱家回京以後自會向官家請罪。”
寇季瞥了陳琳一眼,沒有再搭理他。
陳琳剛才那句話,可是處在逾越和作死之間。
即便是他可以狐假虎威,藉著趙禎的權柄,藐視天下其他人。
但有一個人他沒辦法藐視,那就是他威風的根源。
在趙禎面前,他永遠只是一個僕人。
他一句‘大宋朝沒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那把趙禎放哪兒?
趙禎所有的秘密你都要知道,那你是不是該死了?
雖然趙禎現在對陳琳而言沒有秘密,但不代表以後沒有。
寇季丟下了陳琳,邁步上了山頭,回到了自己窯洞前的院子,撇了一眼不遠處正指示著將士們給自己挖窯洞的種世衡,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進入到了自己的窯洞。
窯洞的築造成本不高,加上擁有冬暖夏涼的功效,北方的許多百姓都很喜歡用它。
如今大軍反正閒著,弄一兩個窯洞,取代那禦寒比較低的帳篷,剛剛好。
寇季有預感,不久以後,自己恐怕會多出很多鄰居。
在他們離開此處的時候,此處恐怕會多出許多窯洞。
寇季沒有閒心去搭理此事,他回到了自己的窯洞裡以後,拿出了包拯給的《桃花源》,仔細的翻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