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又道:“必要的時候,臣會找一個地方蟄居起來。”
趙禎微微握起了拳頭,道:“四哥就真的舍不了那些學問嗎?”
寇季直言道:“大宋需要它們。”
趙禎無奈的放開了拳頭,嘆氣道:“朕會加開恩科,也會讓人將那些學問送到四哥手上。”
寇季躬身道:“多謝官家。”
趙禎坐在座椅上,不想多說一句話。
寇季見此,躬身退出了資事堂。
趙禎在座椅上做了許久,盯著寇季離去的方向,對陳琳道:“他要為朕的江山去拼命,朕心裡不好受。
傳令下去,讓武德司的人進入各大書院。
給朕盯著點天下的讀書人。
有什麼風聲,隨時向朕彙報。”
陳琳恭恭敬敬的一禮,答應了一聲。
趙禎濃濃的嘆息了一聲。
……
寇季離開了皇宮沒多久,趙禎加開恩科的旨意,就已經出了宮,隨後傳遍了天下。
寇季原本想著,等到哈圖克將智慧館的書籍送到了大宋以後,他就立馬動用寇府的力量悄悄的擴散出去。
但進了一趟宮。
寇季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單純。
新的學問出現,舊的學問必然會收到衝擊。
那些學舊學問的人,一定會不遺餘力的阻止新學問的傳播。
為此鬧出大的動盪,他們也在所不惜。
新學問的傳播,受到的阻力,有可能比革新還要大。
這一點,從儒家學問各個派系的爭鬥中就能看出來。
許多名宿大儒,朝中重臣,都倒在了學問派系的爭鬥中。
儒家學問中的各個派系,尚且不能共存,更何況是其他學問。
寇季作為新學問的領路人,必然會遭到所有人的敵視。
寇季即便是悄悄傳播,也會被人發覺。
所以他必須想一個妥善的法子,將新的學問傳播出去,並且不引火燒身。
寇季回到府上想了幾日以後。
吩咐府上的僕人去了一趟文昌學館,召來了在文昌學館內擔任先生的柳永。
柳永再次出現在寇季面前的時候,寇季瞧著柳永有些發愣。
昔日那個渾身傲氣的柳永,早已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穩的柳永。
書房裡。
寇季打量著柳永,道:“多年的磨練,你成熟了不少?”
柳永對寇季躬身一禮,道:“若非先生點醒,學生恐怕到今日還一身傲氣,難以認清自己。先生大恩,柳永銘記於心。”
寇季笑道:“我在你最耀眼的時候,將你發配到了文昌學館當了一個小小的教書先生。你不怨我就好。”
“不敢!”
柳永趕忙道。